作者:杨月琳
近日,我省新三板公司维和药业发布关于取消实施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的致歉公告。
根据公告,其此前因债务无法偿还陷入重大诉讼纠纷,而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该公司资金用于集中偿还债务,利润分配未能在指定日期前实施完毕。
其此前计划,以总股本2.2亿股为基数,将去年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分派金额2200万。维和药业此次决定取消权益分派,未来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择机重新制定权益分派方案。
挂牌以来首次利润下滑
2008年12月,云南省玉溪市维和制药有限公司、玉溪市维和维生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与吴云生、李云华等67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王维和是我省知名企业家,生于1963年9月,中专学历,曾任云南省工商联(商会)第十届执委、云南省医保商会副会长、玉溪市工商联副主席(商会副会长)、玉溪市政协常委、玉溪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玉溪市红塔区政协委员等职。
维和药业自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主营业务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和销售血塞通片、血塞通胶囊、血塞通颗粒等心脑血管口服制剂。
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11年的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5亿元,2015年至去年的销售毛利率平均为54%,近几年的归母净利润都近亿元。其中,血塞通系列产品2018年销售收入金额为3亿元,且近年收入占比都在80%以上。
但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该公司2018年的利润出现了下滑。其2018年的营业总成本为 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0%,归母净利润也较上年同期下降40%。
维和药业在其2018年年报中解释,首先因采购三七的价格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其次通过子公司浙江坤维医药有限公司展开经销商代理销售模式,增加市场推广费、宣传费及聘请中介机构费等销售费用1.2亿元。
现金流紧张
2011年至2018年,维和药业资产总额从4亿元增长至去年末的14亿元,负债总额从0.9亿元增长至5亿元,去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36%。如此低的负债率,怎么会被追债呢?
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三七行情持续下滑,到2015年末三七价格下降到每公斤110元。此后几年,维和药业似乎沉迷于“囤货”无法自拔,其存货一路上升,去年末存货金额达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四成。这些原材料,极大地挤占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影响资金的另一个问题,是客户拖欠账款。2011年至2018年八年间,维和药业有六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净额共计-884万元。公司应收账款从2011年起超亿元,自2015年挂牌新三板以来每年末的应收账款均超2亿元,去年底金额达2.5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5%。
其中,自2015年起,云南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占维和药业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均高于70%,2016年更是高达98%。资料显示,云药开发拥有两家名字带“维和”的控股子公司,分别是云南四季维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玉溪维和实业有限公司,且这2家子公司的工商注册地址与维和药业的两家全资子公司相同。
另外,维和实业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莫维才,是维和药业股东;维和药业子公司无量药谷控股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海涛,持有维和实业10%的股份。此外,云药开发实际控制人金艳琼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曾担任维和药业董事兼财务总监。
2017年12月,维和药业就曾因未对外披露其为云药开发与相关单位签订的总价 1.84 亿元《购销合同》提供担保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事项,被云南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虽然该公司的担保责任已与2019年3月确认解除,但现在看来,维和药业与云药开发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难免令人生疑。
身陷多桩诉讼纠纷
该公司2019年第一季报财报显示,其账面的货币资金有3000万元,应该足以支付此次分红款2200万元了。而导致其此次不能顺利分红的原因,是其借新还旧后无法向新债主偿还资金。
2013年4月,我省发行了4亿元的第一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利率为7.6%,期限为6年,由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云南6家中小企业为联合发行人,其中维和药业募集资金9000万元。今年4月,该债券到期。
维和药业不能兑付到期债券本息,以自有三七存货1000吨、云南维和无量药谷控股有限公司1404.1亩经济林木及林地资产作为抵押担保,以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维和药业2696.7万股、王维和个人持有维和药业373万股作为质押担保,向昆明产投申请短期借款,由后者代偿到期债券本息。
5月,维和药业参股孙公司昆明市无量药谷中药材有限公司又向昆明产投借款1.2亿元,期限1年,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维和药业子公司云南维和药业无量药谷种植有限公司、大理无量药谷复古三七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将持有中药材公司合计50%的股权全部质押用以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6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材公司在2015年6月成立时,昆明产投出资2500万,持有中药材公司另外50%的股权。
昆明产投于6月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维和药业偿还代偿的“2013年云南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到期本息7245万元。
法院随后裁定如下:查封、扣押、冻结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瀚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王维和及其配偶田桂莲的财产;查封云南维和无量药谷控股有限公司抵押的林权;查封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质押的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97万股证券。以上财产保全措施限额价值共计7223万元。
如果只是拖欠本地国企的钱,本地国企往往也不会做得太绝。但目前,不仅维和药业本身陷入债务泥潭,其控股股东维和控股和实际控制人王维和也被外地债权人起诉。
本月,维和药业再发公告称,控股股东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和实控人王维和所持共计29.89%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期限为2019年7月10日起至2022年7月9日止。该次冻结事项已交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处理,其具体冻结原因该公司未披露。
在其发出股权司法冻结公告的一天后,华龙证券退出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近3年来,维和药业做市商已由9家降至目前的4家,分别为东北证券、国元证券、民生证券和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