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40年,他为中国的万里海疆装上“千里眼”(刘永坦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8 22:12:1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826    评论:0
导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一位科学家 从零开始、艰难探索 誓为祖国的万里海疆装上“千里眼” 他带领团队用了近40年的努力 一次次冲破国外技术封锁 硬是为祖国筑起一道“海防长城” 他就是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刘永坦 近日,中宣部授予他 “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一位科学家

从零开始、艰难探索

誓为祖国的万里海疆装上“千里眼”

他带领团队用了近40年的努力

一次次冲破国外技术封锁

硬是为祖国筑起一道“海防长城”

他就是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刘永坦

近日,中宣部授予他

时代楷模”称号!

刘永坦

1936年出生在南京

战火纷飞、颠沛流离

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他牢牢记得父亲对他说的话:

“你们把书念好了

将来就能够实现强国的愿望

国家强大起来了

老百姓才不会这么受欺负”

从此

“把书读好报效祖国”

成为少年刘永坦唯一的志向

带着报国初心

1958年

刘永坦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名青年教师

他决心用自己所学所长

改变我国对海探测的落后局面

由于这一领域无先例可循

但在国家的支持下

仅用十个月的时间

刘永坦团队就拿出了

二十多万字的预研方案

开启了夜以继日的数千次实验

和数万次的数据采集

1978年

已是哈工大副教授的刘永坦

来到英国进修

在那里

他看到了我国雷达技术

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中国必须要发展新体制雷达!”

1989年

刘永坦带领团队

在山东威海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1990年4月3日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光点

当他们确定

这就是新体制雷达技术

探测到的海上远距离目标时

那一刻

大家激动地抱头痛哭

年近花甲,功成名就

很多人以为他该歇歇了

但刘永坦却没有停

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

仅仅这样一座小实验站

还远不足以服务整个国家的海防

于是,54岁的刘永坦

又一次默默地给自己

定了一个新的目标:

为国家研制出一套

能真正布置在我们国防海防线上的

可供实用的装备工程!

数十载积累和奋斗

2011年

刘永坦成功研制出

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

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把新体制雷达的核心技术

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

把“战争的眼睛”牢牢掌握在

中国人自己手里

这就是刘永坦执着了40年

为祖国干成的一件事!

为中国人做成的一件事!

没有强大的海防就没有稳固的国家安全

国士无双

致敬!

来源:央视军事

 
关键词: 刘永坦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002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