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里山清水秀,崇文重教,自古便盛行读书,而要想读书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书可读,而江西抚州金溪县的浒湾古镇便是一个印书中心,是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重镇之一,这里要注意的是浒湾古镇的“浒”不是“水浒传”的“浒”,而是读“许”,这个古镇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是在之前,它的名声可是全国有名。
浒湾古镇坐落于金溪县西部,在抚河中游,水势平缓,数百年来,这里都是江西省运送纸张、粮食、木竹等重要物资的中转站,而浒湾古镇内木刻印书更是声名远播,在江西一直有一句俗语叫“临川才子金溪书”,临川出名的是才子,而金溪出名的便是木刻印书了,在浒湾古镇的大门口就有一块“籍著中华”的匾额,其中的“籍”就是书籍的意思,由此可见,浒湾古镇印书业的发达。
明清时期,浒湾古镇就已经成为了木刻印书的最大原产地,但凡是书籍,无论是经史话本,还是书法碑帖,只要市面上有的,都可以在浒湾古镇内找到刻印版,当时古镇上,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有几千人从事刻印这个行业,就连跟书行不相关的盐行、铁行等,都在兼印书本,最鼎盛时期,古镇街道上有500多家商铺,其中大多都是书铺、印铺,24小时灯火通明,彻夜不息,交易不断,被称为“抚河秦淮人家”,也被誉为“不夜书城”。
浒湾古镇目前遗留有11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9条老街道,这些老街分别是上书铺街、下书铺街、礼巷街等古街巷道,其中内仍有不少当年跟雕版印刷相关的纸铺、印铺、染铺、书铺等,还有各种古时的服务店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前书铺街、后书铺街、礼家巷一带,前书铺街以书店、纸铺、墨铺等为主,后书铺街则是以木刻印书作坊建筑群为主,两条街道之间相互连通,各自设有一道卷拱门,名为“恒门”、“藻丽嫏嬛 ”,名字看上去就很有味道。
内虽说现在木刻印书早已被时代淘汰,但是这种技艺依旧流传了下来,而且在浒湾仍然有书坊存在,多达数百家,其中保存有400多种版刻图录,出版了超过5000多种图书,街上前些年还有位80多岁老人在表演雕版印刷,他是雕版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如若遇上,不妨驻足停留片刻,欣赏一下这传承千年的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油面”也是堪称一绝,“油面”也就是平时说的挂面、龙须面,据说当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之时,就吃了一碗“油面”,此后念念不忘其美味,于是下令将其列为贡品,年万斤。故事毕竟是故事,但是也说明了浒湾油面的好吃,镇内家家户户大多都会自制油面,随意寻上一处晾面人家,买上几两油面,也尝尝乾隆皇帝吃的味道。
浒湾古镇距离抚州市约20公里,不仅仅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没有多余的商业味道,古色古香,那被一本本书磨出一道道深痕的青石板,那长满青苔的幽深小巷,那街道两旁高高的石房,无一不述说着这里昔日的繁华,远离都市的喧嚣,自驾可直接导航过去,也可以从抚州市区坐城际1路、2路公交车直达,交通还是很方便的,来这里逛逛,不需要任何门票,既便宜又实惠,而且游客还少,清净舒心,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旅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