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2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上榜公司的收入门槛从去年的174亿元提高到今年的228亿元,这意味着一家年收入200亿元的公司都进不了500强。此外,这500家公司的总收入达到62万亿元,超过了我国当年GDP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都是上市企业。事实上,大多数公司在做大做强后都会积极寻求上市。因为上市不仅仅是实力的象征,最重要的是获得大量融资。然而,资本市场作为最容易获得巨额利润的地方之一,也是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任正非曾说:“资本是最没有温度的动物,资本是最没有耐心的魔兽。”
的确,上市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流,在企业繁荣时进一步扩大业务,但上市公司也可能因资金撤出而一蹶不振。不过,在“上市”仍是主流选择的大背景下,许多公司仍然选择不上市,包括让谷歌都汗颜的全球最大软件公司之一塞仕(SAS)软件公司、美国直销巨头安利、丹麦玩具巨头乐高和德国顶级奢侈家电品牌美诺。
而在中国,也有4个“老顽固”,他们实力一个比一个强,却都坚持不上市!
饮用水龙头——娃哈哈
目前,娃哈哈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五大饮料企业,单纳税额就超过500亿元。十多年来,娃哈哈在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方面一直排名第一。2013年,娃哈哈营收达到783亿的峰值。宗庆后说:国家强调财富增长,财富增长基本上是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只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子公司。
如果你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不会产生任何财富。实体经济可以带来财富经济和就业经济,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除了在实体经济上坚持脚踏实地外,娃哈哈根本不需要融资,这也是宗庆后多年来坚持不上市的原因。
厨电巨头——方太
方太成立于1996年,已有24年的经营历史。从一个基本的厨具“作坊”成长到如今把产品卖遍全球的厨卫“一哥”,方太的经营道路并不平坦。几经波折,在方太坚持在厨卫领域打拼20年后,到2017年底,方太集团的销售收入已突破百亿。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茅忠群曾说:“方太之所以不上市,是为了避免上市后受到对方太的影响……方太想要的是品牌,而不是利润。”与大多数企业相比,方太看到了市场与企业的根本关系。口碑营销固然重要,但消费者更重视质量和性价比。
如果质量不好,口碑自然会变差。在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卖,都是无用的。相反,如果质量好,口碑自然好,利润自然随之而来。资本的进入将使方太追求短期利益,最终失去口碑。最后利润和口碑一个也保不住。
世界著名辣椒酱品牌——老干妈
老干妈的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老干妈之所以兴盛,是因为陶华碧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严格控制老干妈的生产,杜绝劣质,保证消费者购买的每一瓶老干妈都是合格的辣椒酱。陶华碧认为,上市和建立股票市场的目的是吸引资金。
老干妈不想去股市赚钱,做这种没良心的事。同时,老干妈并不缺钱。老干妈对客户的要求总是有现货,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确保充足的现金流。在陶华碧看来,老干妈一直是一家生产辣椒酱的公司,未来也不会改变。要做只做辣酱龙头!
国内通信领导者——华为
要说实力最强的,毫无疑问是华为,华为是手机市场和通信市场的领先者。关于上市,任正非曾表示,华为不会走上市的发展道路,坚决不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漩涡。但同样,即使华为不上市,依旧做到了“称霸世界”。
此外,作为国内通信和手机行业的领导者,华为是国内技术公司的标杆。从5g技术到麒麟芯片,再到现在的鸿蒙系统,华为的快速发展让美国感到恐慌。此外,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华为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数据显示,华为去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015亿,居全球第四,比苹果和微软还高。
同时,任正非还向华为员工配发了大量华为股份。任正非仅持有华为1%的股份,这在商界极为罕见。正因为如此,华为的许多员工都成为了超级富豪。可以说,任正非“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成就了整个华为。因此,华为员工也一直致力于使华为成为全球技术巨头。难怪任正非会说:“不上市则有可能称霸世界。”
如果一个企业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只知道融资上市圈钱是显然不行的,必须坚持做实事,脚踏实地发展,才能长久立足。当然,也希望将来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中国企业!对此,你怎么看?你们还知道哪些没有上市的巨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