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ODE:
OKV6:查看目标成本价格设定
CK11N:执行标准成本估算
CK24:更新价格
KKS2:执行差异计算
CK13N:显示物料的成本估算
一、订单的目标生产成本的概念及作用
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参照物;它与实际成本有相同的成本核算项目,便于成本分析控制;
常用的目标成本本报OKV6有三种:
目标成本版本0: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作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
目标成本版本1:以计划成本/初步成功估算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
目标成本版本2: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计划成本
所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际上是按照订单实际收货的数量展开的,而目标收货的数量和金额是在订单差异计算后产生的,所以成本分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目标成本和目标数量
图中发现目标成本和目标数量都为0,但是针对订单来说,入库、发料与报工都已完成;
经分析计算目标成本时所用价格为物料主数据中的当前的标准价格,但是当前并不存在标准价格(通过日期查找不匹配),结果导致目标成本计算为0
物料主数据标准价格
OKV6
二、目标成功的产生与消失
生产订单目标成本的产生和消失的时机,分为全部收货和部分收货两种情况来看;
1).生产订单全部收货(状态为DLV)
目标成本出现的时机
组件和加工费的目标成本:当MIGO对产成品收货之后,订单状态变为CNF、DLV的时候,组件和加工费的目标成本出现
产成品的目标成本:当KKS2差异计算后,订单状态变为CNF、DLV、VCAL的时候,产成品的目标成本出现
目标成本消失的时机
当用MBST取消收货,并重新进行差异计算的时候,组件和产成品的目标成本都消失
2).生产订单部分收货(PDLV)
目标成本出现的时机
组件和加工费的目标成本:当MIGO对产成品进行部分收货之后,订单状态变为CNF,PDLV的时候,组件和加工费的目标成本按照相应的数量出现
产成品的目标成本:当订单进行技术性完成且KKS2差异计算后(因为进行差异计算的前提时订单状态为DLV或TECO),订单状态变为TECO、CNF、PDLV、VCAL的时候,产成品的目标成本出现
目标成本消失的时机
取消技术性完成,并且重新进行差异计算的时候,组件和产成品的目标成本都消失
三、目标成本计算逻辑分析
组件的目标成本=半成品(BOM)目标成本+原材料目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