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国高考本科批次的录取正在紧张进行,根据各省高考的行程安排,8月上旬将会完成本科的全部招生,全国将近有45%的学生会被本科批次的院校录取。
我国各省都已经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把曾经的公办二本和民办三本院校合并成为同一个批次,并且划定一个分数线招生。因此,我国高校的本科录取率都在逐年提升,特别是民办院校,能够和公办学校放在一起招生,生源质量变得越来越好。
当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的生源变得充足时,许多的民办院校就开始进行涨价,每年的学费都在上调,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却没有跟上,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低,在社会上的口碑并不好。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各地的学生在考虑民办院校时,都会考虑到学校往年的招生规模、录取分数线以及学费、毕业生就业率等情况。如果民办学校每年的学费超过3万元,许多学生就会避而远之,这也导致很多民办学校在今年出现断档的现象。
二本批次录取,两所高校招生“遇冷”根据广西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经过两轮的投档,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大量空缺名额,投档分数线已经降到本科线附近,依然没有学生报考,这一点让笔者感到很意外,广西参加高考的人数已经突破50万,理论上来说,生源应该很充足,没有想到还会有学校没有完成招生任务。
南宁理工学院26个专业,共计空缺729个名额。广西城市职业大学32个专业,有71个空缺名额,这意味着达到本科线水平,就能够考上。这两所都是广西本地的高校,没有想到在本科批次的招生里面遭遇暴冷。
这两所都是属于民办类型的院校,每年的学费都在1.2万元以上,在广西投放的招生名额超过1000个,希望能够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但现实的情况很残酷,两所学校在民办院校里面的实力都很弱,在全国排名很低,在广西区内的影响力很有限。
其实,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河南省。这个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的省份,也有两所本地的民办本科院校遇冷,即新乡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投档线为400分,也就是河南理科的本科线。
笔者分析从全国各地的范围来看,公办类院校基本都能够一次性完成录取,只有少部分的冷门专业,或者是因为学生没有满足入学的条件而被退档,才会空出名额。民办类院校即使设置的专业很热门,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考虑到学校的实力还有学费,可能很多学生都会自动忽略。
我国公办类高校每年的学费为5200元左右,民办类院校为1800元左右,两者有着三倍的差距。本科过线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肯定会优先选择公办类高校,公办院校放在志愿的前列,民办院校只能够够捡剩下的学生。
部分学生已经过本科线,考虑到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情况,都会避开民办院校。即使最终本科志愿全部滑档,也会选择比较好的专科类院校,学习一门技术,这样既能够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能够提高将来的就业竞争力。
民办类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费不断上涨,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样的恶性循环,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遇冷,没有完成招生任务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各位网友,如果你们只是达到本科线,会选择昂贵的民办院校,还是选择专科院校,欢迎各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