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喜聊文旅话题!在前不久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我们婺源的县委书记大声呼吁,今年要举全县之力,全力支持篁岭创建申报国家“5A”级景区!
说句心里话,要想成为国家“5A”级景区是何其艰难啊!我们篁岭从2016年就开始正式申报,可几年过去了,真不知何时能圆梦呢?这不由得勾起了我的一段往事来。
几年前也是现时这般的初春时节,一大早我沿着寂静的游步道往外走,路过一个亭子时,我突然发现旁边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那会我才刚来景区,但早就听说篁岭山脚下有个叫“坞口”的小村庄,心里想着这条小路兴许就是去那个村子的吧?
我于是十分好奇地往下走,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就隐约听到了鸡的啼叫声。又过了几个弯,终于看见有袅袅炊烟在慢悠悠地升腾,我似乎还听到有河水流过时的“哗哗”声,于是心中顿喜:原来篁岭山脚也是有小河的!
来篁岭几个月的时间了,我时常感叹这个地方确实是环境优美,可遗憾的就是没有小河。可我们人也真是奇怪的很,从小就对那“水”充满无数的好奇,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童年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肯定都是和水有关的!
我就清楚地记得,每年的农历“六月六”一过便就迎来了酷热的夏天,而母亲大人此时也就开始允许我下河去游泳了。记得小时候,我们老家有两个游泳的好地方:一个名叫“水牛槽”,那里的水很深,老远望去,溪水碧汪汪的。它的下游筑了个石坝,边上就是个小小的发电站。而那长长的引水渠就像一条蛇,把电站和水牛槽连接起来了。但据村里的老人说,水牛槽这个地方曾经淹死过人,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一般也就不会轻易到那里去洗澡的。
另外一个洗澡的好去处叫“杨林涧”,这名字是不是有些怪?我猜那里原先应该是有一片杨树的吧?那里是两条小溪的交汇处,时间久了,就成了个圆形的池塘。那里的水照样很清澈,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杨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只记得池塘四周都是些乌桕树,而此时高高的乌桕树的叶子是那般的澄绿,风一吹,叶子就“哗哗”地响了起来,有时也会偶尔飘下几片发黄了的枯叶,它们于是像小船般从天空徐徐落下,然后漂浮在水面上,而每每在这个时候,正在水里嬉戏的我们就会像追赶着水里的鱼一样,轻轻地尾随在落叶的后面快乐地追逐着……
还是回到现实吧!眼前这个小村庄看来只有十几户人家,村子里大多都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老房子,而且很多大门都还紧锁着,也许人家早就搬走了吧?我也早就听说过,因为这个村子不通公路,所以村子里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而年轻一辈也大多在外面安家了。
这时,我突然记起来,好像在篁岭景区的长远规划中,有这样一个大胆且宏大的设想,就是将眼前这个叫“坞口”的村庄整体搬迁,然后在下游建造拦河大坝,蓄水以后,沿着河道开发一系列水上游乐项目!
假如这个设想能够早日实现就好了!这无疑能给我们篁岭申报“5A”增色不少,因为一来就目前现状而言,景区经营面积实在太小,游客顶多只能游玩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二来弥补了只能游山,不能玩水的缺憾;再者,这也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村庄整体搬迁,村民从此告别“肩挑背驮”,乡村振兴指日可待啊!
想到这,自己不禁诗兴大发:泥泞崎岖羊肠道,老屋错落几零稀。青山环抱绿水绕,处子深藏定可期!我也坚信,篁岭山脚下的“坞口”村一定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