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新馆今天正式开放啦!昨天,“六争攻坚·项目争速看变化”活动走进了正式开馆前的宁波图书馆新馆,市民代表在馆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先期体验。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为确保新馆能够顺利开放,工作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后一天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置。一上午参观下来,老读者们的心情用两个词可以概括——“激动”和“期待”。 □金报记者 郑乔 文/摄 读者体验将实现飞跃 新馆设计藏书量为150万册,阅读座位2000个,日均接待读者8000人。将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侧重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方面促进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成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中心馆。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表示,新馆与老馆相比,很多方面有了不小的提升。“首先体量上就有很大的提升,开放面积增加了一倍。服务设施设备也更现代化。新馆有创客空间,有功能更完善的音乐厅,还有包括地方文献、乔石书房等特色区域。”徐益波说,新馆地理位置好,建筑内外呈现出现代化理念,采光通透,隔音条件好。“老馆始建到现在30年了,当时的设施与现在相比是稍微有点落后的。” 不仅看上去现代,新馆也在打造符合当下网络时代读者习惯和体验。“新馆采用了很多的数字化设备,斥资着力打造的一系列自助性设备,将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借阅体验,与以往相比将有大的飞跃。”徐益波介绍道,“包括跟阿里巴巴合作的、以后要推出的‘混合云’,将来会运用大数据来提供服务。机器人引导、电子书阅览等服务也将在以后推出。而且,随着技术数据的完备,我们将进一步简化借阅流程,将来读者有望实现‘刷脸借书’。” 按期试运营和正式开放 本报曾于本月17日跨版报道《宁波图书馆新馆怎么样?金报记者带您先睹为快》,梳理了宁波图书馆一路以来的变迁,以及对于新馆的初体验。宁波图书馆新馆2015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试运营、12月开馆,工作人员克服了相当多的困难。 新馆定位为开放自由、智慧便捷、特色个性的公益性服务型图书馆,建设中面临一些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自从确定了开放日期后,新馆活动、图书及办公用品搬迁、整体环境布置、人员招聘培训、网络技术保障、宣传、文字资料、工作服定制等工作全面展开,层层传导,落实到人。为了追赶进度,在9月以前达到试运营的标准,即便酷暑难当,施工现场条件恶劣,水电气全无,各施工单位和宁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奋战在第一线。确保9月开始的部分区域的试运营,以及今日的正式开放。 昨日,市民代表与记者一行在新馆看到,相比之前本报记者探馆,借阅区的书籍已经基本整理完毕,古籍阅览室等区域也已经达到了开放标准。馆内各区域的指示牌明确,功能基本完备。各种自助化的借阅设备安装完毕,只等读者前来。 老读者感慨很激动 公共图书馆体现城市文化形象,反映区域文化民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宁波市图书馆新馆自2013年项目启动以来,受到了市领导高度关注和广大市民的殷切期盼。昨天多位市民代表来到新馆参观,都带着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从外观到内部,好好地把新馆看了个遍。 退休5年多的丁德华是一位老读者,原来工作时就经常跑图书馆。现在新馆马上开放了,他逛了一圈发现功能比以前的老馆多了很多,借阅区大了,自习室座位也多了,还有对外开放的餐厅、咖啡厅。“像我平时喜欢听听音乐,现在音乐厅也比以前更好了。看到新馆,我很激动,也很期待。这里地理位置也好,就在地铁出口对面,还有餐厅,是消磨时间的好地方。” 季志云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很喜欢宁波图书馆的一些活动,但是因为住的离老馆比较远,给她带来了一些苦恼。“新馆现在离我家很近,报告厅很现代,面积也更大了,以后听讲座、参加活动体验会更好。”季志云说,她还应招成为图书馆的志愿者,节假日里会在新馆内为前去的读者提供引导等公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