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听的画长什么样?是像《哈利波特》里那样魔幻真实,还是像《会说话的汤姆猫》幼稚又暖心?
无论怎样,光是“可以听”三个字,就让一场画展注定与众不同。
在成都,更哥第一次体验可以听的画展:听到了作者的创作心声,听到了大洋彼岸的希冀,听到了每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每一句“作者说”,都是一个故事
懂得享受生活的成都人,早就轻车熟路的混迹在各式各样艺术展里,用眼睛无比珍惜地去品析每一件作品。却没想过,能在成都,看一场“有声”的画展。
初进“他们和我们的未来”主题画展,停驻在一幅幅笔触稚嫩的画前,更哥和大多数人一样好奇:这旁边的二维码是用来买周边的吗?
小心翼翼地掏出手机想要一探究竟,发现旁边的市民已经安安静静的扫码、“听”起了画。手机里传来小朋友稚嫩的声音,乍听觉得“有趣”;当更哥仔细听清每一个字,扎心得眼泪花儿都飚出来了。
———Sleeping Girl《睡着的女孩》 İBTİSEM A.
这看起来,是一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儿童画。像是出自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画着蓝天、白云、草地上点缀着的鲜花、享受着秋游美好的自己。
可是,画里却“说”:我今年11岁,正在上学。我离�叙利亚��2年了,我想念我在叙利亚的4个兄弟姐妹——我失去了他们的消息,我也想念我在叙利亚的家,那里有温暖的壁炉、有厨房里翻腾的浓汤。我画的是一个疲惫的小女孩开心地睡在雨后彩虹下的绿地上,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这样幸福平静地睡着。
听完“作者说”,再回过头仔细看展览的画展,每一幅画都创作自小朋友,那些的蓝天白云、航海梦想、魔法门,散发着童真的爱与光。
“爸爸、妈妈、爷爷,你们都去哪儿了?你们真的不要我了吗?我一个人快要撑不下去了。”13岁的小作者,因为战事频频,在逃难途中与家人走失。他跟着同胞只身坐船到了土耳其,目前在一家叙利亚人开的餐厅做长工。
——Faces《面孔》 Abd al Latif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未来
谁说只有艺术家才能办画展?
开画展,小朋友照样可以。而且更哥发现,他们比大人艺术家还要“逆天”!
《航海家》、《探险家》、《面孔》、《魔法门》……在这个“他们和我们的未来”的主题画展中,展出了来自叙利亚儿童近40副绘画作品,以叙利亚难民儿童的视角,画出了他们眼中的“自然”、“生活”与“梦想”。
“我的梦想是驾着帆船去航海。我想驾船去探险世界,而不是坐船逃离祖国去避难。如果我能够这样航行,我会很激动。”
——The Navigator《航海家》 İKTİMAL R.
战争打破了这些孩子原本安宁的生活,让这些孩子流离失所,离开故土与家人朋友。他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了他们眼中的战争生活,真诚的表达着自己内心。这些平常的画作,却意外的有很多好作品。
“我画的就是当医生的我。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当我长大了能够救治生命。我想治愈那些在叙利亚的伤病。”
———LEMAR
儿童的世界是色彩斑斓充满想像的。每个人都将他们对家庭、自由、和平的渴望都毫无保留地画出来了,那些对战争的记忆更让人心疼。我们看不见一架架飞机盘旋在田坎,一枚枚炮弹相继爆炸;但我们能看见他们眼里的白天变成了黑夜,听见他们的家人走失在了战火中……
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
每一幅原生的童画,都藏着叙利亚小朋友对世界与未来的想象;每一句有声配音,都道出了来自川师圣菲小学和北京华夏春藤教育中心的小朋友对和平的期盼。不管他们是否经历过战争,可是他们都期望着同一种未来——美好灿烂的未来。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未来,一个我们与他们共享的未来。
认真倾听了孩子们的画,更哥有些感慨。那些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可爱们,在稚嫩的言语无法描画内心的情感时,用画笔表白了心迹。幸得这奇妙异想,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走近这些战火中的儿童,在地球的这一端感知到那份纯真。
这是一场可以“听”的画展,可这不仅仅是一场可以听的画展。
虽然无法知晓他们未来人生之路会如何前行,但他们的坚强,每一步都会带上我们注视的目光。
由共同未来举办“他们和我们的未来”主题巡回画展,已于北京大学、上海新天地、广州购书中心、台北、杭州等地成功举办。成都展已进入倒计时,��成都银泰中心�心10月27日17:00结束,感兴趣的你抓紧时间哦~
画展坐标:成都市高��天府大道�道北段1199号银泰中心in99 3楼火炬厅
更哥科普
“共同未来”是一项跨国界的国际性志愿者服务项目,成立于2016年9月,在国际法促进中心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目前项目聚焦在支持中国青年赴土耳其对叙利亚难民(特别是其中的青少年和儿童)开展国际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