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把“仲月”称为“畅月”,也就是“充实之月”,万物收藏积聚,充实于内。
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也正是祛黄褐斑的好时期。
不吃喝过热饮料
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都想要喝一杯热饮暖暖身子,可殊不知这是不利于身体,更不利于女性祛斑的。温度过高的饮料会造成广泛的皮肤黏膜受损,如蛋白质在43℃时开始变性,胃肠道黏膜在达到60℃时会产生不可逆的降解。
中医认为,“有诸内而形于外”,身体内肠胃,脾肾,心肝等受损,必会表现在皮肤上,大量的患者事例也证明,黄褐斑的出现与肠胃、肝脾肾等功能受损有紧密联系。
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要喝过热的饮品与食物。
不吃冰类、寒凉食物
冬季属阴,所以应该驱寒保暖,预防寒气入侵。并且黄褐斑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血瘀,而寒气入侵是导致血瘀的重要因素,冬季气候寒冷,如果此时再进食一些冰类、寒凉的时候,便更会导致寒气在体内淤积,出现血行缓慢,血瘀经脉,无法上荣于面,面生黄褐斑的问题。
温补脾肾、改善血瘀
中医上经常用鹿皂甙粉来改善黄褐斑,尤其是冬至过后更适合使用。
鹿皂甙粉性温,归肝,脾,肾经;疏肝理气,“肝藏血”,肝气机一开,邪气便无从聚,淤积与经脉的血气得到通畅,血行速度加快,营养颜面,消斑养颜。
此外,鹿皂甙粉可从肝、脾、肾3个方面同时调节,健脾养血,滋肾行气,综合调节,相比常用的血府逐瘀汤和四物汤有明显优势,也是冬至比较适合的补血养血选择,更能在根本上抑制黄褐斑的出现。
睡前坚持泡脚
冬至过后,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尤其是对于阳虚的人,每天睡前用中药泡脚,热敷,经常泡浴,可以通过外治养生的方法,祛除寒气,疏通气血,改善血行缓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黄褐斑。
常补阳气
冬至后,人体的心阳达到一年最弱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问题,可每天食补一些补心养阳的食物,如果有失眠、腰痛、膝盖发冷、小腿浮肿、腹泻等阳虚信号,更应该加大进补的量。
由于种种原因引发的黄褐斑,不但给人们的面部美容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并发好多种疾病。因此,患者在治疗黄褐斑的同时,还要加强预防,以免引起新的黄褐斑产生。在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下列防护,能更好的远离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