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双12”就可以薅羊毛,这种事在老百货并不常见。
近日,小编在菜市口百货市场看到,该市场的各大进出口位置都贴着闭店调整公告。公告显示,该市场将于12月31日18时闭店,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同时,该市场暂定于2020年4月1日重新开业,并对该市场进行全方位提升。
在不足一个月的闭店前夕,各大商家忙着甩货,很多置办年货的大爷大妈们也趁机剁手。买买买不是小编在意的事,未来菜市口百货市场要变成什么样却值得我们期待一下。
为了提前满足一下好奇心,小编直接去向负责人打听了一下规划内容。负责人透露,改造后的菜市口百货市场将更名“菜市口生活购物广场”,该市场会优化整体内部环境,增加文化产业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从具体调改内容来看,未来菜市口百货市场依旧是以生活便民业态为主,例如增加儿童零售、鲜花、干果零食等。
菜市口百货市场内熙熙攘攘的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周边居民。在随机采访中,一位王大爷向小编表示,这里的针头线脑都是平时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很多大型购物商场和超市很难买到,而网上购物又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十分不便。王大爷还表示,菜市口百货市场已经在此经营快18年了,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对周边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其实,菜市口百货市场的转型只是北京批发市场转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北京先后有近50家左右市场、菜场、批发市场等关停或停业改造。2016年,大红门区域拆除各类违规设置的广告牌匾1429块,拆除8处违法建设,取缔临时商亭19个,关停无照无证门店332家,规范“门前三包”2062起,清理无照无证占道摊亭50余处。
除了这些,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大红门地区的大红门早市、夜市、方仕国际商贸城、京都世纪轻纺城、正天兴皮草研发中心、鑫海展示中心等均已关闭或是停业改造。除此之外,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12家批发市场也在2017年关闭。2018年上半年,北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473家,疏解提升市场112家、物流中心15个,建设和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742个。2019年以来,北京先后有多家花卉市场和建材批发市场先后关闭。
随着城市的发展,业内专家指出,各大商业体应重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其中,不适应消费需求的业态的确应该清除。
专家建议,“就菜市口百货市场本身的特质而言,改造不应该仅仅是小商品市场的升级,而是要从打造一个综合服务体的角度出发,将新的菜市口生活购物广场打造成集约化、有品质同时普通百姓又消费得起的场所。”
还有专家认为,在功能区设置方面,应考虑到该区域中老年消费者居多,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休闲场地。
在近年来,线下实惠日用品的购买已经越来越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对线上购物的盲区外加超市价格相对高,他们的线下购物已经成为一大难点。专家建议,“如果可行,菜市口百货市场在改造前可做一轮周边百姓调研,相信对改造方向会有更明晰的方向性帮助。”
其次,有必要保留保持菜市口百货市场原有特色。“小商品批发一度是菜市口百货市场最大特色,附近的老年消费者甚至不惜转几趟公交也会去那边采购,原因就是价格低廉、产品合格,不像超市单买单售价有些产品比菜市口百货市场贵上好几倍。”专家直言,除了保留部分原有项目,还有专家指出,改造可从硬件设施上着手,对于环境卫生、防火防盗设施等,菜市口百货市场可进行提升。其次可在于买卖公平、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构建一个合适监督体系或是平台,打造一个让人放心的购物场所。
刘卓澜/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