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新一轮的冷空气在11~14号到达,特大暴雪北移京津冀地区,寒冷的雨雪天气到来,最冷的春天来了吗?春天寒冷已成为定局吗?
今天是大年初八,一个百无禁忌的好日子,万事皆发的好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最希望的就是晴天,因为晴天人员流动大。特别是现在春运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返城务工,更是希望天气晴朗。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昨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了特大的暴雪,而且范围之广是近年来最大的区域。尤其是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又下了暴雪,为这些地方上演了雪花飞舞的景观,实现了南方人踏雪寻梅赏雪景。尤其昨天杭州西湖也下雪了,看雪的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的确给当地的旅游带来了极大的景冠和效益,为当地增添了一抹景色。
8号到10号这轮雨雪天气范围进一步的缩小,华南一带有小到中雨,黑龙江一带有雨雪,以及西藏东南部有雨雪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区是阴冷潮湿的天气,北方以晴朗天气为主,气温略有回升。
11~14号我国又迎来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主要是青藏高原东南南支槽暖湿气流直接东移北上,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形成了更大范围的雨雪。在12号京津冀地区将形成暴雪乃至特大暴雪,13号雨雪天气将移到东北地区,所以这次东北地区也会有雨雪天气形成。
这轮冷空气是1月下旬到现在第5波冷空气,而且形成的范围太广,致使的降雪区域推移到华北地区以及内蒙和东北等一带。关键是这轮强降雪天气持续8天的时间,造成区域内气温大幅度的下降,立春节气已经到来,如此规模的降温降雪天气,就形成了严重的倒春寒天气,今年是否最冷的春天已成为定局?看农村谚语咋说的?
农村谚语:正月落雪冷到哭,三月霜冻要穿棉!
“正月”指的是农历的1月,“三月”指的就是农历的3月。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农历的正月下大雪,而且天气冷得让人发抖,让人哭。预示着3月生动还是非常严重,人们还要穿袄来御寒,春寒料峭,春捂秋冻。
正月始终在下雪,而正月里已经进入了春天,天气寒冷下雪,说明迎来了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倒春寒的天气特征就是在每年初春2~4月份发生,低温持续时间长伴有长期的阴雨连天,甚至雨夹雪,或者是雪花飞舞的天气发生,这样就形成了严重的冻害。 所以3月份穿棉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倒春寒的确非常的寒冷,乍暖还寒呀。
其实在农村“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横”习俗,也就是到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才放心地把棉袄脱掉。因为春天的气候不稳定,忽冷忽热。由于近些年来全球温度上升,使得人们脱棉袄的时间提前了,但遇到倒春寒天气,3月份还是必须穿棉袄防止春寒。
农村谚语:正月大雪连连碰,二月三月冻死牛!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农历的正月大雪连连,并且不断地在下大雪,表明天气非常的寒冷。预示着接下来的农历2月和3月会出现冻死牛的天气发生。
正月里大雪不断地下,也就是正月是冰雪天气,积雪非常的厚。到了二月和三月冰雪融化的时候,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热量,这样就造成了气温比下雪天还要低,有可能造成耕牛死亡。
造成耕牛死亡的原因,一是天气寒冷,人们疏于管理,感觉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才出现了意外的发生。二是由于倒春寒的原因造成了草木还没有发芽,使得牛没有草吃,加上天气寒冷就出现了死亡现象。
总之,雨雪天气一波未停,一波又来,新一轮的强冷空气又造成了大面积的雨雪天气,今年倒春寒行程已成为定局,今年春天非常的寒冷。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月报来看,在未来10~20天内,我国处在低温潮湿的雨雪天气里,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1~2℃,局部地区偏低3~4℃。可以说今年倒春寒的天气已经形成,最冷的春天可能来了。
今年的春天可能是10年来最冷的春天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