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冲突爆发二十多天了,俄罗斯的系列先进武器纷纷登场亮相,例如隐身战斗机苏57、最强三代机苏35、图160和图95战略轰炸机、口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龙卷风火箭炮、攻击无人机、鸭嘴兽苏34战斗轰炸机、卡52武装直升机、以及T系列主战坦克,等等,很多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也有部分武器沉戟沙场,苏苏34和卡52就分别被击落了3架以上。但是还有很多明星武器没有登场,尤其是一些在叙利亚战场大放异彩的进攻型武器,让很多人摸不到头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俄罗斯三个还没有登场的进攻性武器以及原因。
一、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是前苏联对标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研制的一款重型武装直升机,设计思路和外观有很多相似之处,被西方戏称为“阿帕奇斯基”。但是其强大的机动性和武力却不得不令人望而生畏,是目前俄军装备的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米28机身长14.3米、高4.81米、宽1.75米,空重7000公斤,最大战斗载荷3640公斤,最大时速30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静态升限3500米,动态升限5800米,飞行距离460公里。最新型的米28NM载弹量高达2.6吨,可以携带8枚200公斤的产品305空地导弹,武力强大。2019年俄罗斯将米28投入了叙利亚战场,经受到了实战的检验。俄乌冲突中人们却发现都是卡52武装直升机的身影,基本上看不到米28,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米28航程太短,仅有470公里,远远小于卡52的1200公里,两者的攻击能力差不多,在深入乌克兰战场时卡52有巨大的优势。所以俄乌冲突开始时是卡52护航运输机奔袭400公里袭击基辅机场,而不是米28。其实米28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乌东部战场也参战了的。
米28武装直升机
二、战斗机器人。2019年在叙利亚战场,俄军投入了天王星和战友两款战斗机器人,都是由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研制,均是利用履带车辆作为载具,整合了武器、控制和运输三个模块,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投入战斗。其中“火力”模块由几台战斗机器人组成,一般配置4到6台战斗机器人,负责一个战术地域内的作战任务。天王星战斗机器人配有一门30毫米机关炮,四枚“漩涡”重型反坦克导弹,还可以选装12.7毫米机枪、35毫米榴弹发射器,火力可以覆盖400米到6000米的范围;战友战斗机器人则低端很多,只装备了一挺12.7毫米机枪,二者在观瞄系统上均配备了一套光电瞄准设备,内部集成了诸如昼间电视摄像机、夜间热成像或微光夜视设备、激光测距设备等。
天王星战斗机器人
“指控”模块则由一个指控方舱组成,在战斗时它部署在战术纵深,负责通过微波直控的方式,遥控前方的战斗机器人作战。“运输”模块,由几台带有运输货厢、加上测试单元的卡车。两款机器人都投入了叙利亚战场,表现出了不俗的战力,经受了实战的考验,比较适合小规模冲突和城市巷战。俄乌冲突中俄军主要采取的还是一贯的坦克装甲车大纵深突击,且为了保护平民不受伤害,一直没有进攻基辅、哈尔科夫等主要城市,所以战斗机器人意义不大,或者无法跟随大兵团作战。同时,目前乌克兰道路泥泞,很多坦克装甲车都难以行进,战斗机器人行驶就更加困难。随着战事的深入,在俄军进攻基辅哈尔科夫进入巷战时,肯定会看到战斗机器人的身影。
战友战斗机器人
三、“炸弹之父”巨型温压弹。温压弹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炸药产生温压效应,故取名为温压弹,俗称常规原子弹。温压弹主要是用来杀伤有限空间内的敌人,在有限空间,比如山洞、防御工事等,炸弹爆炸氧气被迅速耗尽,爆炸带来的高压与冲击波席卷洞穴,彻底杀死洞内人员以及破坏关键设备和电子设施,同时不毁坏洞穴和山洞,保持洞口完好无损。美国最先研制成功,俄罗斯也研制了自己的温压弹,并于2007年实验成功,称之为“炸弹之父”,爆炸可产生44吨TNT的威力,爆炸产生的超音波冲击波和极高温,可以将300米范围内的一切烧为灰烬,是当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一半由俄罗斯图160空投,精度13米以内。俄乌冲突中,俄军主要是打击乌克兰军事设施和军队,不针对平民,用温压弹会导致大量平民死亡。且乌克兰军队采取分散抵抗的模式,也没有必要使用“炸弹之父”这种大规模杀伤武器。
炸弹之父温压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