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蜂巢小甲虫对中蜂的危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4:08:2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168    评论:0
导读

一说到甲虫,可能大家先想到的都是捕食害虫的瓢虫或树上的寄生虫天牛等等,似乎没多少人会把甲虫和蜜蜂联系到一起。 但是,大洋彼岸一些西方国家的养蜂业却正在遭受一种小甲虫的危害,而且这种小甲虫在我国也有出现,人们称它为蜂箱小甲虫。 蜂箱小甲虫(S

一说到甲虫,可能大家先想到的都是捕食害虫的瓢虫或树上的寄生虫天牛等等,似乎没多少人会把甲虫和蜜蜂联系到一起。

但是,大洋彼岸一些西方国家的养蜂业却正在遭受一种小甲虫的危害,而且这种小甲虫在我国也有出现,人们称它为蜂箱小甲虫

蜂箱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SHB),又名蜂巢小甲虫或蜂房小甲虫,属于鞘翅目、露尾甲科。成虫体型为椭圆形,体长约5.7毫米,宽约3.2毫米,雌性略大于雄性,体色呈灰色或黑色。幼虫像巢虫,呈乳白色,长到1厘米时,便会进入土壤中等待化蛹。

蜂箱小甲虫的成虫在蜂箱里主要以蜜蜂的卵、幼虫为食,会影响蜂群的正常繁育。其幼虫主要以蜂蜜、蜂粮为食,在巢脾上活动时会不断地筑造隧道,打洞破坏,穿行于巢房之间,所经之处的巢脾和封盖子会尽遭毁坏,巢房内的蜂蛹发育受到影响。蜂蜜也会因受其破坏而发酵变质,产生气泡、有刺激性气味。

不仅如此,蜂巢小甲虫的幼虫还会分泌一种带有臭味的黏性物质,所经之处都有存留,这种黏性物质的气味会刺激蜜蜂,可引发蜂群逃跑。一般被感染的蜂群,在开箱时能闻到一股强烈的腐烂橘子味。

这种小甲虫最早是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但对当地养蜂业并不造成严重危害;1996年,除了起源地外其在美国首次被发现;随后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发现了它的踪迹,并且给当地的养蜂业带来重创。

时至今日,蜂箱小甲虫已经扩散至澳洲、美洲、亚洲等各洲多个国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蜂巢小甲虫列为蜜蜂六大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国也已将其作为检疫目标。

2017年,蜂巢小甲虫首次在我国广东省汕尾新国镇被发现,其对中华蜜蜂产生危害;2018年在广州发现危害意大利蜜蜂,在海南省昌江县也有该虫的危害报告。庆幸的是,目前尚未引起全国大面积灾害。

对于蜂箱小甲虫可能造成的危害,养蜂人要做好一定的防治措施:

1、贮存蜂蜜的库房要保持清洁,库房内的相对湿度要低于50%;

2、经常清理蜡屑,妥善保存花粉和花粉脾;

3、可利用二硫化碳熏蒸贮存巢脾;

4、可在蜂场中洒上漂白粉进行防治。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关键词: 黑甲虫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310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