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去大山深处,点亮致富的“小夜灯”(大山深处的明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0 16:43:4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717    评论:0
导读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黔程无忧”实践队来到贵州省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实际,打造出村民“课上愿意听,课下还想听”的优质夜校,用一盏盏“小夜灯”照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黔程无忧”实践队来到贵州省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实际,打造出村民“课上愿意听,课下还想听”的优质夜校,用一盏盏“小夜灯”照亮大山深处的致富路。

黔中大地山好水美,民族文化浓厚,物产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楼上古寨和大歹苗寨堪称两颗“明珠”:楼上古寨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周围尽是千年翠柏,宛若世外桃源,当地人称之为“佛顶山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庄”;大歹苗寨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之一,被誉为“山脊上的非遗走廊”。当地正在培育特色旅游乡村,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然而这些古寨苗寨地处民族地区,留守妇女老人较多,很多村民识字少,甚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很难与外界开展商业交流,这成为了当地开发旅游业的一大阻碍。

为改变这一状况,天津大学“黔程无忧”实践队的师生走进大山,对贵州省石阡、从江玉屏镇远三穗等6个县区逐一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分析数据、构建模型,探析夜校教学赋能乡村旅游的路径。调研后,同学们接连利用当地“楼上古寨夜校”、“贵运社区夜校”等平台开展了五批次夜校课程。夜校为期两周,从基础文化、旅游服务、技能提升和民俗文化等四大类课程展开教学,共设置短视频发布、民俗宣传、汉字教学、农家乐管理等28门课程。“感谢天津大学同学们送来的‘小夜灯’。这近两周的课程,提升了乡亲们的文化自信,燃起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他们了解到家乡的优势,有了思想上的转变,才有兴趣和动力加入旅游产业,去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楼上村村委会主任周来运说。

实践队学生正在给村民上课。 天津大学供图

村民带着小孙子一起来听大学生讲课。天津大学供图

实践队指导老师孙媛表示,天津大学师生带着对乡村振兴的责任聚集在一起,利用夜校课堂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了解百姓实际需求,探寻振兴良方。这次实践在每个人心里都播下一颗大爱的种子,它会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也会在当地村民心中绽开希望之花。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键词: 代表希望的花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40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