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临近年末,正是寒梅怒放的时节。说起寒梅不可不提,有着“羊城八景”的“萝岗香雪”。简单来说,就是岁末时节,萝岗地区“十里梅林”开花的美丽景观。
因为梅林繁花似雪,落英缤纷,不是飞雪胜似飞雪,故有“香雪”之称。郭沫若题诗:“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十里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
萝岗香雪景色
据记载,萝岗地区种植青梅源于宋代,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常梅开二度。据乾隆年间《番禺县志》记载:“(萝岗)至冬梅花盛开,则上村下村皆梅,而岭南岭北尽梅。”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园绵亘数十里,俗称“十里梅林”。
“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有很多种,但一直以来是通过口口相传,很少有文献记载。传说的版本有二,一个是玉喦种梅,一个是钟梅老伯。但还有一个与“萝岗香雪”有关的“梅花女”的故事。
在萝峰寺东面有一个大石,远看似一个女人。传说这块石头是梅花女的化身。梅花女是萝岗附近的人,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一定会过来赏梅。
有一年,从五羊城来了一位赏梅的书生,却不小心在梅园中迷路。偶然遇见也是来赏梅的梅花女,便上前问路,梅花女害羞的为书生带路,并给他介绍梅花的种类和特性。
书生被梅花女的美丽和善良所倾慕,便问梅花女的姓名,梅花女含笑说:“我的家乡远在天边,我的名字近在眼前,你不妨猜一猜?”书生打趣说:“如此说来,你一定是梅花仙女了!”梅花女点头说:“那你就叫我梅花女吧”
两人逐渐熟悉起来,不知何故,竟似乎像是走入了迷魂阵,在梅园游赏了三天三夜,并互定终身。
梅林
书生原来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答应梅花女回去后,择良辰吉日迎娶梅花女。梅花女非常高兴,便天天跑到萝峰山上,遥望远方等着心爱的书生,然而却始终没有等到。每晚失望的回家,总是哭着唱一首哀歌:
“因为想汝到病,在人面前不敢声,手拿大镜当天照,一身落肉面落形。因为想汝想到昏,火烟上天以为云,磨米以为雷公叫,风吹以为人拍门……”
慢慢的,她泪水流干了,双腿站僵了,便慢慢变成一座点头石。仿佛在寻找她的那个薄情书生。每当夕阳西下,余晖反射在点头石上,仿佛镀上一层金。后来人们称为“点头返照”,称为一景。
这个传说动人而凄凉,痴情的梅花女,薄情的书生,给萝岗香雪带来了婉约凄美的故事色彩。香雪海里寻梅处,佳人依然笑春风。
本文素材来源于《萝岗风物》(作者:郭凡,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