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足是人之根本,宝宝在10—18个月时,就开始主动站立,并扶着周围物体缓慢移动。惊喜之余,宝妈们开始琢磨着给宝宝买一双合适的学步鞋。放眼望去,国内各种机能鞋,获奖学步鞋品牌满天飞,商场销售人员也以各种说法误导宝妈购买自家的产品,错误的鞋对宝宝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它将会影响宝宝一生。
我家孩子在10个月之前,从未穿过鞋子,无论出门还是在家,一双棉袜就足够了。后来,因为到了冬天,宝宝也开始主动想要站立,扶着东西挪动,家里的地板又太凉,我就在网上给宝宝买了好几双手工做的真皮软底鞋,每双鞋子都很好看,摸着也很舒服,但大多数的真皮软底鞋缺乏对脚踝部位的支撑,不容易使宝宝养成正确的走姿。宝宝学走路,本来就需要扒住地面,那还不如不穿鞋来的更好,真正开始学走路(即将自己会走或者已经能自己走几步)的孩子还是应该穿分段式的学步鞋。
如何为宝宝选择一双健康鞋?
首先,给宝宝买鞋的最佳时间,因该是当宝宝学会走路,需要在户外散步时,再买第一双鞋也不迟,很多父母会担心户外行走,会伤到宝宝的脚,从而盲目的给正在学习走路的孩子穿底很厚的鞋子。实际上,在户外可以穿轻便透气学步鞋鞋,可以让宝宝的足部感受外界的刺激,既有赤脚走路的感觉,也能保护脚丫子,还能促进机能的发育。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对宝宝的第一双鞋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
一、鞋子要轻便柔软,方便宝宝做出各种足部动作。比如伸脚趾,蜷缩脚趾,迈步。
二、鞋子最好是皮质或者网面透气的环保材料,方便宝宝脚步的呼吸。宝宝可是很容易出脚汗的。
三、鞋底要有足够的摩擦力防止宝宝滑倒。可以是橡胶底,也可以是皮质鞋底。
宝宝第一双学步鞋~机能鞋
一双好鞋有多重要?如果宝宝的鞋子大小不合适,会导致宝宝走路姿势不正常,间接引起宝宝长大后形成扁平足或足外翻等阶段性现象。一般为宝宝选择鞋子还要选择舒适透气的,不然宝宝脚底容易出汗,有可能还会出现长脚癣的情况。
所以,在选鞋初期,我比较关注机能鞋,因为幼儿足部有70%是软骨,脆弱而敏感,且足部形状呈扇形,支撑点与成人不同;宝宝在学步时,行走极不稳定,容易崴脚,造成脚踝受伤;幼儿在4岁之前,还未形成足弓,所以来自脚步的冲击力很容易传到膝盖及脑部,影响身体及智力发育。所以,机能鞋恰好可以满足我们宝宝的足部特征,根据人体力学原理设计,针对婴幼儿的“脚步形状”和“行走方式”,起到固定和支撑脚踝,保护宝宝的脚踝和脚丫。
错误示范
夏天到了,宝妈们都会为宝宝选一双露脚丫的凉鞋。选对了,可以让宝宝的脚丫子在整个夏天都能自由呼吸,选错了,就会让宝宝的脚趾头受到外界的伤害。
虽然这种款式的凉鞋也是包头的,当小宝贝行走时,向前踏出那只脚的脚趾会施以“抓地”的力量,以稳固重心,而在后方那只脚的脚趾则会因为脚跟离地而顺势产生“推进”的作用;所以,小宝贝在行进间,双脚的脚趾便会不断地交互进行“抓地”与“推进”,以达到稳定行走的目的。这款鞋很容易让宝宝的脚趾头受到伤害,所以,宝妈们千万给宝宝买这款鞋。
这样的包头凉鞋,设计上可以完全包裹住宝宝的脚,防止脚趾头顶出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话说,一旦脚趾头受伤,就很容易变成脚沟炎或者灰指甲哦。
选鞋的正确示范:
1、鞋底正确的弯压应该是在前掌三分之一处,因为鞋底的曲挠线,要跟宝宝的脚的区挠线相吻合,才能引导小朋友正确的行走。反之,如果弯曲的地方不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处,就说明这鞋子不合格。
2、鞋子的后跟部位必须有足够的硬度,保护儿童柔软的踝关节,防止踝关节受力倾斜,引起O型腿,或X型腿。鞋子的前部包头,也需要足够的硬度,防止磕伤、踢伤、砸伤脚趾。
3、鞋垫的前掌部位不能太软,太软的鞋垫会导致小朋友的的脚部神经感应不到,行走过程我们需要训练小朋友的前掌、脚趾抓地能力,促进足弓发育、足底神经及大脑神经正常发育。
4、正常的鞋子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规范小朋友的正确的行走方式;宝宝的脚后跟较成人消瘦,容易掉鞋,鞋帮加高加厚,让鞋随脚型,更加贴合,跟脚,也减少了掉鞋几率。脚后跟加高、加强支撑设计,采用缓冲材质,通过固定脚踝,防止宝宝行走时脚步的移动,保护宝宝柔软的足踝,同时帮助宝宝脚腕长的笔直。
5、宝宝的鞋子,必须是柔软环保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排热透气性及吸汗功能,让宝宝的脚始终保持干爽舒适。夏天不会因为多汗而导致毛孔堵塞形成大量角质,导致细菌繁殖,冬天不会因为运动出汗导致小脚冰凉。
人的一生中,至少要走1万公里以上的路,因此,选择一双好鞋,可以另宝宝缩短学步时间,养成正确的行走姿势,避免内八字、扁平足和足外翻,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