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深圳官方的预估数据出炉,中国GDP十强城市也有了新的座次。深圳方面发布消息称,2021年全市的GDP总量站上了3万亿元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经接近了广东全省的四分之一。之前,重庆和广州的数据也已尘埃落定。至此,中国GDP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
我们查阅前几年的数据,发现GDP十强城市的名额有一个小变化,那就是南京取代了天津的位置。这些年,无论是GDP十强城市的名额,还是内部的具体排名,基本也都是由天津引起的。第四次经济普查的调整,天津的经济总量下调几千亿,排名也已经从全国第六下降到了第11位。但我们认为,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未来的发展还具备着很强的可塑性。
2021年,上海的发展可谓是雄心勃勃。根据上海统计局公开消息,2021年上海全市的GDP总量为432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来看,上海的第一产业增加值99.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49.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5.56亿元。2021年,上海的经济规模反超了安徽,甚至跻身于省份队伍的前十名。
要知道,上海的常住人口、土地面积等基础资源是要远远少于各大省份的。特别指出的是,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3%,体现了自身强有力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不过短期来看,北京的经济规模也正在追赶着上海。
根据成都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成都全市的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活力持续积蓄。无论是城市级别,还是内在实力,成都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数据显示,成都全市实现GDP总量为19916.98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8.6%。
从具体排名来看,成都的GDP总量暂时排在了全国第七。而同期,苏州的GDP总量以22718.34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不过有观点认为,成都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级别,各方面的产业发展将稳定有力。中长期来看,成都、杭州、武汉等省会城市,都将持续追赶苏州的GDP总量,这也是必然趋势。
2021年,杭州的GDP总量依然领先着武汉。杭州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市实现GDP总量为18109亿元,同比增长8.5%。分产业来看,杭州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4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287亿元。
从发展趋势来看,杭州正在重视自己的制造业,这也是杭州未来发展的关键基础。2021年,杭州钱塘区的设立,也将为全市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灵魂。公开数据显示,杭州全市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已经由去年的2.0:29.8:68.2调整为1.8:30.3:67.9,工业增速一目了然。那么对于这份GDP十强城市的排名,大家有什么新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