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类伤口敷料在治疗和预防压力性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伤口敷料种类繁多,每种敷料的特点和临床应用范围各不相同,如临床护士错误地选择和应用,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设计制作了《伤口敷料手册》,并将其应用于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的培训中,应用效果较好,现分享如下。
一、制作《伤口敷料手册》
1.制作《伤口敷料手册(实物版)》
⑴编写《敷料说明表》,主要内容包括敷料品牌名称、类别、规格、医嘱系统录入名称、敷料特性、敷料适用范围、操作注意事项、敷料照片等。
①敷料类别:根据《现代伤口临床护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敷料说明书,按照不同材质将伤口敷料分为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含银敷料、液体敷料、脂质水胶体敷料共七大类。
②敷料规格:以长(cm)×宽(cm)表示,便于护士根据创面情况选择适当规格的敷料。
③敷料特性:列举了敷料的优点及作用,便于护士在同类敷料中选出最适合患者的敷料。
④敷料适用范围:列举了敷料适用的创面类型、压力性损伤分期,护士可以根据创面的渗出、肉芽生长情况以及压力性损伤分期进行选择。
⑤操作注意事项:列举了敷料粘贴和移除的方法,便于护士在使用敷料时进行参考。
⑵检索相关文献对《敷料说明表》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
⑶选取从事伤口造口失禁方向的10名护理专家,进行1轮专家会议,对《敷料说明表》内容的完整性、适用性、准确性进行审定,最终形成正式版《敷料说明表》。
⑷拍摄实物照片,照片大小为10cm×10cm。
⑸将《敷料说明表》中每种敷料的说明与对应的敷料实物放置于插册中,形成《伤口敷料手册(实物版)》。
2.制作《伤口敷料手册(电子版)》
对应《伤口敷料手册(实物版》制作《伤口敷料手册(电子版)》,电子版手册具有图片放大缩小、内容查询等功能,将电子版手册上传至全院移动护理工作站终端,供护士使用。
左右滑动查看《伤口敷料手册(电子版)》
二、通过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伤口敷料业务培训,提升其能力,指导临床护士工作
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由于压力性损伤护理专业性较强,目前我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故许多医院设立了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岗位,负责向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申请会诊、获取专科知识,指导科室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承担科室护理人员相关专科的教学工作。
1.理论培训
每周三中午举办1次时长1h的知识讲座,共连续进行4周。培训内容包括《伤口敷料手册(实物版)》的解读、敷料的识别等内容。讲解《伤口敷料手册(电子版)》的使用方法,包括日常查询、敷料关键词搜索、图片放大等功能的说明。
2.操作培训
理论培训结束后,以工作坊的形式分批开展操作培训,每批30~31名护士,共4批,每批护士共进行7次培训,每2周组织1次,每次具体讲解1类敷料的使用方法。6~7名护士围坐1桌,桌上放有当天讲解的伤口敷料、薄膜类敷料、剪刀、棉签、0.9%氯化钠溶液、记号笔、《伤口敷料手册(实物版)》等物品。
以水胶体敷料为例,具体操作培训过程如下:
⑴应用压力性损伤仿真模型指导护士依据压力性损伤分期选择正确敷料,如Ⅲ、IV期压力性损伤不宜使用水胶体敷料。
⑵演示敷料薄膜的无张力粘贴方法。
⑶演示应用薄膜类敷料加固的方法。
⑷演示在具有网格的水胶体敷料上进行创面边缘的描绘,测量创面大小。
⑸模拟日常交接班时0°或180°揭除敷料的手法。
⑹演示揭除敷料后清洁创面的手法。演示结束后,护士分组进行练习,要求每名护士重复练习3次以上。
该研究设计制作了《伤口敷料手册》,并将其应用于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的培训中,提升了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利于指导科室护士正确选择和应用伤口敷料,更好地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整理自《中华护理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裴琛 周玉洁 朴玉粉 李宁 邓述华 霍天依
编排:马杰 余一彤 郝淑龙 李伟杰
审核:曹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