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养殖宝近日专访北京大伟嘉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廖峰先生,与廖总畅谈养殖产业发展与大伟嘉的规划布局。
记者|养殖宝
受访者|廖峰
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大伟嘉股份董事长兼总裁
廖峰
教授级高工
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求是”杰出青年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会长
北京中关村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采访记录
北京大伟嘉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廖峰先生
Q1
记者提问:您认为当下中小养殖企业发展的瓶颈何在?
廖峰董事长:
我认为目前整个养殖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其中2017年正是拐点年,大量的规模养殖企业在资本驱动下走向了工业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道路。而中小养殖企业大部分仍然保留着早期传统的、粗放的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养殖企业首先面临着装备相对简陋、人员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如全进全出、批次管理、育种防疫技术、现代化营养管理等)无法施展这三大问题。
山西繁峙示范场
其次是传统中小型养殖企业在疫病防控方面易出现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无法全面施展,例如环境控制、全封闭系统、自动风机和水帘控制等。
第三还存在一个硬性制约,对中小养殖企业影响更大,就是环保压力。很多中小养殖场大多是早期建场,达不到目前的环保要求,始终面临着随时被拆迁的风险。
第四是资金限制。中小养殖企业往往是靠市场高涨期积攒的利润来填补市场低迷期的亏损,缺乏外部资本支持,缺少金融合作伙伴,企业整体发展仅靠前期微薄的利润来维持运作。
辽宁兴城百万绿色生猪生态循环产业园核心种猪场
总结来说,一是现代化装备的限制,二是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的限制,三是环保限制,四是资本限制。其中后两者都属于硬性约束,不易突破。
但中小养殖企业同样也具备自身优势,就是船小好调头,容易避开周期。
Q2
记者提问:农牧企业发展到大伟嘉这种规模时,考虑重心跟其他中小型养殖企业必然会有所不同,目前来说,您着重规划考虑的是哪方面?
廖峰董事长:
从竞争力的战略分析角度来看,大伟嘉重心还是在协同产业链建设方面,挖掘产业链价值,打造联盟,和用户一起创造、分享经济时代的价值,成为产业上下游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山西临县生猪产业扶贫项目标准化放养场
Q3
记者提问:您认为未来蛋鸡养殖发展趋势如何?
廖峰董事长:
首先从规模来看,我认为将趋向于“哑铃型”。哑铃的一端是集团化养鸡,例如温氏、正大等,不会超过20家,每家的养殖总量基本控制在三四百万只;哑铃的另一端是家庭牧场,这种模式我比较看好,它们的规模多为3-5万只,生命力很强。其他类型来说,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的可能会快速退出市场,规模在1-2万只左右的将在全国区域布局中缓慢退出。
第二是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会不断提升,而且提升速度很快,尤其进入到2019和2020年,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提升,这关乎到劳动力、大数据、管理等多方面,是具有决定性的。
安徽涡阳示范场
第三是整个组织化程度会有很大提升,主要存在两种组织形式,第一类是集团化养鸡进入自己的链条,比如食品厂、麦当劳肯德基战略联盟等;另一类家庭农场一定是依附于一个联盟,因为独立的形态不太容易生存。家庭农场可以长期存在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很大。
第四是生态环保,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生态循环养殖、种养结合是必然方向。
短期内精准经营和管理是主要关注点,而造蛋成本在未来3-5年内仍然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养殖宝
在此真诚感谢廖峰董事长的精彩分享,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我们很多重要启示。蛋鸡产业已经踏上规模化、智能化、组织化和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你准备好了吗?
欢迎给养殖宝留言一同讨论!
微信搜索“养殖宝平台”并关注,最新资讯每日推送,更新鲜、更一手、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