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志愿军有多猛?(志愿军有多猛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0:50:05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046    评论:0
导读

美国将军对志愿军的评价如何? 他们如此说道:“志愿军战力比德国步兵更强,一个团可以歼灭日军一个师!” 那么,美方为何会如此评价?志愿军的战力又到底有何突出呢? 战场1950年9月15日,美国五星上将,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亲自督战,仁川

美国将军对志愿军的评价如何?

他们如此说道:“志愿军战力比德国步兵更强,一个团可以歼灭日军一个师!”

那么,美方为何会如此评价?志愿军的战力又到底有何突出呢?

战场

1950年9月15日,美国五星上将,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亲自督战,仁川登陆战役打响。在美国强大工业实力铸造的钢铁洪流下,五百架飞机与三百艘军舰的轰鸣声中,朝鲜人民军的防线被顷刻击溃,出现破口。

顺着这个破口,联合国军开始了反击。一日后,汉城被美军夺回,美军跨过了38线。此时的美军,凭借着二战后独霸世界的国力,在朝鲜战场上横冲直撞。刚刚从漫长的殖民历史中,取得民族独立的朝鲜,各方面实力都远落后于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很快就彻底掌控了战争局势,原本拥有巨大优势的朝鲜人民军,此时已接近亡国的边缘。而麦克阿瑟更是许诺下了“回家过感恩节”的豪言壮语,认定落后的农业国朝鲜一定撑不过两个月。

但麦克阿瑟的期望很快就落空了,因为有一支英雄的军队,正在奔赴朝鲜战场。它就是人民志愿军,它的到来,将会再一次逆转战争局势。在早先,美军刚刚介入朝鲜战争时,我国就已发布了官方声明:若美军跨过三八线,我国一定会出兵朝鲜。

但傲慢的联合国军对此充耳不闻,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台海等地,刻意挑起军事争端,肆意践踏我国主权。

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西方将领眼中,工业国的战争实力与农业国有质的差距,就算中方出兵参战,也不会改变结果走向。

毕竟,他们刚刚才战胜了亚洲最强的工业国家:日本。拥有航母、轰炸机的日本都被美国打的溃不成军,何况是刚刚新生的我国与朝鲜呢?而且此时,麦克阿瑟率领的部队,还是美军号称“160年无一败绩”的王牌第一师。

怀着这样自负的心态,麦克阿瑟与志愿军的第一次交锋:云山战役,正式打响了。

美军将领做梦也想不到,积贫积弱的我国真的会派出部队,在朝鲜战场上与世界第一强国的军队正面碰撞。战斗中,美军第一次见识到了志愿军将士们顽强的战斗精神。

我军沉稳而果决的战术指挥,也是美军将领从未见识过的。通过正面进攻与侧面迂回分割的战法,让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现代化军队的防线分崩瓦解,被我军逐一击破。

最终,我军取得了,歼灭敌军多达2000余人的辉煌战果,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与物资。其中,美第一师8团几乎被我军全歼。

美王牌一师的惨烈失败使美方将领深感耻辱,也为志愿军爆发出的强大战力深深震撼,志愿军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毫无疑问刷新了西方将领对于亚洲军队的认知。

在之后的第二次战役中,美军在西部、东部战线均被我军打得连连撤退,我军顺利收复了平壤,彻底把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附近,让战局初步被扭转。

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三连败,还导致了他被白宫撤职。到了晚年,这位曾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役的著名将领,回忆一生戎马生涯时,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是他一生面对过的,最强大的对手。

联合国军第3任总司令克拉克也表示:志愿军和他之前遇到过的其他亚洲军队,截然不同。其他美军将领,也大多被志愿军打出了心理阴影。时至今日,冲锋号激昂的声音,仍然是美军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如此惨痛的教训下,西方将领不得不开始着手研究志愿军,在武器装备都落后的情况下,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大的战力。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志愿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如此强悍,主要来自以下几点原因。

将领与军队

志愿军战力强悍的第一个原因,也是西方将领首先注意到的原因,就是我军将领及统帅精准的战略眼光,他们认为这是志愿军能够以弱胜强的一大关键因素。

美军最高将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以极为重视指挥官而闻名,他曾说:“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果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指挥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

他本人,也被称为“铁血将军”,以果断冷酷的指挥风格而闻名。但在朝鲜战场上,这位以军官的荣誉为生命的联合国军最高统帅,在与志愿军的交手中,却接连惨败,饮恨沙场。惨痛的失败,让美军将领,将同属于亚洲的中日军队进行比较。

现代日军组建于明治维新以后,但他们自古以来的等级制思想,并没有改变。资历老的军官,对资历新的军官拥有绝对话语权。

这就导致日本的官僚选拔体制极为僵化,而且一旦制定错误的战术方针,也缺乏及时纠正错误的反馈机制。这种弊端,深深影响了日本在战争时期所做出的各项决策,并最终导致战争的溃败。

而志愿军则成长于救亡图存的国家危难时期。多次濒临毁灭的险境,没有击溃这支人民选择的军队,反而锤炼了它。

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种九死一生的战斗中,我军选拔出了真正优秀的指挥官,他们经验丰富,并拥有灵活变通的战术头脑,一次次指挥部队由弱小走向胜利,并在朝鲜战场上运筹帷幄,让美军无比头疼!

同时,我国领袖与日本首领之间立场与信仰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最终形成,两种截然不同军队的根本原因。

日本因种种改革的不彻底,也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各种唯心思想流行一时,不少日本将领迷信所谓“精神力量”,“精神注入棒”更是臭名昭著。

在我军,军官将领们从不迷信什么“精神力量”。对待军事,与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上。所能信任的,唯有从现实客观角度出发,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例如关于朝鲜战争,我国是否选择出兵的问题,是伟人一生所面临的最艰难的抉择。但伟人最终还是拨开重重迷雾,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揭开表象看本质,最终做出了“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英明决断,决定出兵朝鲜。

在之后的第二次战役中,为了破除美军筹谋的“圣诞节总攻”。

伟人和彭老总果断作出决定,在苦寒的长津湖地区追击敌方海陆一师,虽付出了大量的牺牲,但成功将美军东线部队彻底赶出朝鲜北部,击破了联合国军妄想在短期内,一举战胜我军的图谋。

也正因如此,美军将领发现,虽然志愿军和日本军队都是亚洲军队,但表现出的战斗力截然不同。美军指挥官约翰马丁经过对比,这样评价道“志愿军比德国步兵更强,一个团可以歼灭日军一个师!”

坚韧不拔的精神

除了军官将领的能力以外,士兵的战斗意志,同样也是保障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士兵们最大的差距。

在征召志愿军时,无数青年工人、学生或是农民,都抢着报名,要跨过鸭绿江,去参加十分凶险的抗美援朝

他们当然清楚,这场战争的对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一旦踏入战场,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他们更知道,如果朝鲜真的亡国,那祖国将无路可退,无险可守。为了保卫新生的共和国,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因为彼时工业的落后,后勤保障十分恶劣。在美国的“少爷兵”们,还在嫌弃火腿奶酪罐头不好吃的时候,志愿军将士往往只能就着白雪吃一口炒面。若战线拉得再长一些,有时连炒面都吃不上,只能嚼雪地里的野菜土豆来吃。更甚者,连续几天滴水未进都是常事。

但艰苦的条件,并没能摧毁志愿军将士们的意志,他们仍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热情,投入到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中去。其中,最残酷的就是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发生于1950年11月27日。

这是朝鲜近50年来最寒冷的冬季,气温一度跌破零下五十度。在如此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美方又一次低估了志愿军的毅力和战斗意志。美军陆军一师师长史密斯曾断言:“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双方都十分清楚,这场战争将决定整个朝鲜战争的战局。严酷的低温,重大的战争使命,最终让这场战役,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役。

面对严寒,美军每人都配发了鸭绒睡袋和抗寒舒适的羊绒衬衫。而我军,很多人甚至连棉服都没有配备,十多人共用一两条被子。到了深夜,有些战士甚至不敢闭目睡觉,因为一旦睡着,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在这样双方实力极不对等的战役中,志愿军将士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钢铁般的意志,以至于,有人将长津湖战役形容为“钢铁对战钢铁意志的战争”。

有一连志愿军战士,因为严寒,全连126人都被活活冻死。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仍保持着准备冲锋的姿势,牢牢握紧手中的枪。这一人类军事史上最悲壮的一幕,被人称之为“冰雕连”。就连美军将领看见他们虽身死,仍保持战斗姿势到最后一刻的尸体,都忍不住敬礼致意。

第9兵团司令宋时轮,战后跨过鸭绿江返回祖国时,回望长津湖的方向感叹道:其艰苦程度超过长征。虽付出了巨大伤亡,但志愿军将士以其坚毅的战斗信念,彻底粉碎了美军的“圣诞节总攻势”。成为朝鲜战争中悲壮而重要的转折点。

除此之外,在其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同样悍不畏死,敢与敌人以命相搏,并涌现出了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等一大批英勇就义的烈士,他们用生命与信念捍卫了祖国人民的安全。被志愿军将士宁死不屈、顽强战斗的毅力所折服的美军将领,经此战后,也叹息这是“没有希望的战争”。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志愿军灵巧的战术运用,也是力挫强敌,爆发出惊人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我军第一第二次战役中,我军为了扬长避短,弥补我军因装备劣势而单兵战斗能力不足的缺点,以对美国机械化部队进行精准打击,制定了“三三制”“穿插战术”“侧面迂回切割”等战术。

即以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互相协防,交叉火力进攻。三个战斗小组又组成一个战斗群,分工明确,将有限的军队实力发挥到最大化。然后,利用小股部队高机动性,灵巧的特点。频繁夜袭、侧面迂回打击敌方防线的薄弱部位,突破敌人防线,最后逐一击破。

为了应对美军的火力优势,我军还提出了“六大战术方针”。即多打运动战,夜袭战。因装备的差距,我军只能在50至100米的近距离突击中,才能打出有效的破坏力。因此,频繁的夜袭可以有效出其不意,沉重地打击敌人。

在麦克阿瑟被白宫撤职以后。继任者李奇微是美军少有的军事奇才,他苦心研究我军战术,创新性地提出了“磁性战术”,一度给我军带来了很大困难。“磁性战术”,顾名思义,就像磁铁一样,牢牢地把战线拧成一股绳,同进同退,大大降低了侧翼暴露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的优势,不断拉扯战线,消耗我军有生力量。

美军执行这样的战术以后,我军的穿插战术一时无用武之地,给志愿军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志愿军将领见招拆招,认真分析了磁性战术的特点。

经过分析和实战摸索,我军很快发现“磁性战术”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战线统一,同进同退。这种专门针对我军穿插战术而研发的“特效药”,在应对其他战术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例如,可以通过积极修筑防御工事,如反斜面阵地等综合性防御体系,就可以有效牵制施行“磁性战术”的美军的大段阵线。是志愿军迅速调整,由运动战改为了防御战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战果。

到了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将士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坑道战等新战法,成功抵御了美军强大空军的威胁。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原因,志愿军成了一支足以撼动美军的强大军队,也难怪即使是身为敌军的美军各将领,也被志愿军的战争艺术深深折服了。


参考资料

伊纪民:《沈志华〈伟人、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评述

徐振伟:《傲慢与偏见:美国对我国出兵朝鲜的错误知觉》

沈文科:《我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选择——基于同盟纠缠理论的解释》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28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