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最美科技工作者 | 张学军——铸造空中“利箭”,夯固空天时代国防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1:12: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313    评论:0
导读

2022年成都市 最美科技工作者 先进事迹展示6月10日,2022年(第二十三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开幕式上揭晓了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6月11日起,成都科协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2022年成都市

最美科技工作者

先进事迹展示


6月10日,2022年(第二十三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开幕式上揭晓了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6月11日起,成都科协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为榜样,积极投身我市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科技力量!



张学军,教授、博导,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首批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其中,“空地一体化协同防撞关键技术及重大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怀梦想,深耕细作

立志空天报国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空管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唯有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把我国空中安全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张学军眼中的科研工作,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科研技术攻坚战。



在二十多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中,张学军主持负责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担任了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预研项目“空事卫星系统**研究”项目总负责人、国家863项目主题项目“高集成度通用**系统技术”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化协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重点项目负责人等,取得的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更是在欧美航空发达国家垄断、封锁的空地一体化协同防撞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效地解决了空域运行效率及安全、我军常态化绕岛巡航与远海训练、海疆安全等重大问题,为保障国家空中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 赓续前行

迈步奔向“星辰大海”



为应对我国面临的太空威胁,张学军通过不断探索,顺利突破了星基ADS-B技术,帮助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成功发射,有效提升了我国的全球飞行监控能力,为推动我国空事卫星系统全面组网建设的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对我国军民航和通航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攻坚克难,赓续前行

迈步奔向“星辰大海”


东航MU5735失事,引起了国内外对飞机运行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让地面更便捷地实时获知飞机动态、减少失联事件发生?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卫星或可派上用场,该卫星搭载的星基ADS-B载荷监视性能初步满足空管运行需求,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面向空管应用的星基航空监视技术的空白。



张军院士与相关领域的院士共同提出发展航班星基全球监视系统的建议,以提高航班全球运行监控能力,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张学军在张军院士带领下,义无反顾的投入这场战斗,开启了中国空事卫星系统的自主研发与试验验证工作。


经过数年努力,2020年11月6日,由北航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仪研究院共同研制的中国空事卫星系统首颗技术验证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颗初步满足空管运行需求的星基ADS-B卫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在轨运行的多波束接收ADS-B卫星。


这是张学军团队首次做卫星上的载荷,研制团队突破了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多通道高灵敏度接收算法和解交织技术等多个星基ADS-B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面向空管运行需求的星基ADS-B载荷,未来将有能力给航空用户提供基础的全球航空监视和跟踪服务,极大推动我国空事卫星系统全面组网建设的进程,对我国军民航和通航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END

 
关键词: 张学军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30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