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其中一台点钞机,被当场烧坏。”
2014年4月17日凌晨,当专案组进入魏鹏远在北京富力城的一套房产内时,屋内仅有的一张大床下堆满了一个个纸箱,而箱子内则是一捆又一捆的现金。
而现金数量更是令人咂舌,为了清点钞票,专案组和前来协助的10余名银行工作人员带来的5台点钞机连续不断的工作了将近14个小时,最终在烧坏了其中一台点钞机后,才清点出共计折合高达2亿多元人民币的数字。
可当魏鹏远因贪污落网时,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朋友都对此十分惊讶。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平日里低调朴素,只要加班就必定能看到他的身影,就连上班骑得都是一辆“年事已高”的折叠自行车的中年男人,跟“贪污”两字压根就沾不上边。
那么这个魏鹏远究竟是何身份?他又做了什么令人咂舌的事呢?这一切还得从一个出身贫寒但却正直爽朗地少年讲起。
寒门少年,读书成功逆袭1959年,辽宁葫芦岛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夫妻二人看着怀中的男婴心情十分激动,便给他取了“鹏远”二字为名,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一番自己的追求。
但在当时,夫妻二人也只不过挣的是下地种田的辛苦钱,有时候碰上天公不作美可能都会入不敷出,小时候的魏鹏远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的算是很凄苦了。
虽然生活过得难,父母二人也没怎么读过书,但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再加上魏鹏远在学习方面也的确是比较有天分,于是夫妻二人十分支持儿子的学业,从不让他下地干活。
而魏鹏远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未辜负过父母苦心的他在学校一直认真学习,就连老师都夸他以后定能有一番作为。
但随着时间不断过去,有时候魏鹏远也在想读书真的有用吗?因为当时正赶上暂停高考的时期,而且他也想为父母分担一些农活,帮忙赚钱,但他的忧虑却被父母无条件地支持给打消了,而他也一直努力学习,从未有一丝懈怠。
1977年,在魏鹏远18岁那年,国家正式恢复了高考,这也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父母的支持下魏鹏远踏入了考场,多年的苦学终于迎来了奋勇一搏的时刻。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听到自己成绩的那一刻,魏鹏远激动地都不知道说些什么,虽然他的成绩并不是十分顶尖的那种,但也能够上一个十分不错的大学了。
而他以后也能靠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一想到这魏鹏远就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情绪。
在经过甄选后,魏鹏远进入了阜新矿业学院并选择了煤炭专业,进入大学后的他更是一门心思扎在学习里,根本没有时间社交,这也就导致魏鹏远压根就没几个朋友,但他也从未因此失落,对于他来说学习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而他的这份努力也迎来了回报,1982年魏鹏远被分配到煤炭部下属的规划设计总院,而他也因为这份工作得到了北京户口,生活也越来越好。
但进入工作后的魏鹏远还是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工作上,面对社交他是一窍不通,每天上班就穿着一件旧衣服,再加上他沉闷的性格,身边的同事都觉得他太压抑了,甚至有同事这样评价他:
“当时都改革开放了,大家又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开始追求时髦,但是魏鹏远却土气得很,而且人非常老实,有些沉默寡言,不过待人比较谦和。”
可对于魏鹏远来说,打小贫苦的家境让他根本就不舍得花钱,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这样长期养成的性格和习惯一时间根本没办法改过来。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他这样特立独行的行为让他受到了领导的青睐。
对于领导来说魏鹏远虽然不会社交,也没几个朋友,但公事公办,也不会拍马屁,做事更是踏实沉稳,实在是个可塑之才,就这样才工作6年,魏鹏远就升职成了能源司煤炭处的副处长。
而上任后的魏鹏远也没有让领导失望,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作风,工资不高但也从来没起过歪心思。
这时的他还是一个正直清廉的人,虽然性格还是有点怪,但身边人对他的工作能力还是十分认可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眼中正直的官员,却也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在金钱的诱惑中一步步选择沉沦,最后幡然悔悟时,却早已深入腐朽的黑暗,难有回头之路。
放弃底线,沉沦金钱诱惑“清廉不易,须一生言行铸就;贪腐不难,仅一念之差造成。”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剧中那个“清廉简朴”,晚餐吃着没有荤腥的过水面条,但却从其房产中搜到一整墙现金的贪官赵德汉,其原型就是在被称为“亿元司长”的魏鹏远。
魏鹏远和以他为原型的影视人物“赵德汉”
其实,魏鹏远一开始的确对工作兢兢业业,但欲望一旦被勾起,贪欲的大树在心里生根发芽之时,光明也终究是照射不到他的内心了。
后来在魏鹏远抓获归案被庭审时,他回忆他第一次收礼是在1995年,也就是他当上国家计划委员会能源司煤炭处副处长的一年后,那第一次收下的500元钱,也正是他腐败堕落的开始。
那时,有一个煤炭老板到煤炭处办事,虽然二人并不相识,但煤老板在走之前却趁魏鹏远不注意硬塞给了魏鹏远五百块钱。
正当魏鹏远要把钱还回去时,哪还见那煤老板的身影,没办法魏鹏远只能先收了起来,打算有机会把这钱再给还回去。
在经过多方打听后,魏鹏远终于联系到了那位煤老板,但没想到对方只是让魏鹏远等待,说自己有时间便去拿,可魏鹏远是左等右等也不见那位煤老板再来信。
看着自己手里的500块钱,魏鹏远说不慌是不可能的。
现在看来500块钱可能送礼都有些拿不出手,但在当时月工资还不到700元的魏鹏远眼里,这500块钱那可是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了,这对那时还十分正直的他来说怎么可能会心安。
但随着时间不断过去,都已经十数天了还没见煤老板来找自己,而这也让魏鹏远的心思开始产生动摇,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这种行为无伤大雅,此后他便开始了他的堕落之路。
之后的他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没怎么轮过岗位,工作内容也没什么变化,认识的人多了、熟悉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对于贿赂的金额更是来者不拒,不管是几万还是几百万都没什么差别。
这些年来他先后任职于煤炭工业部计划司、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处等工作岗位,收受的贿赂更是越来越多。
在2008年国家能源局成立后,魏鹏远更是担任了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一职,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就是项目改造、煤矿基建的审批和核准等工作。
而在走马上任后,他接受贿赂的次数也更多了,收钱办事更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
有时候他也会想自己是否该这样继续堕落下去,但一看到许多煤老板在拿到经由他审批的文件而一夜暴富时,在那个煤炭行业暴利的时代,他内心的罪恶感也被流水一般的“红利”给压了下去。
就这样,在一次次“无风险受贿”下,魏鹏远贪污的数额越来越多,手底下的房子、车子更是数不胜数,他收的钱虽多但却从来没查过数额,而真正花出去的并没有多少,对于他来说把钱“攒”起来似乎更有安全感。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有一部分也是不想让自己的后代像他小时候那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他知道他的行为就是犯罪,但已经弥足深陷的他早已经困在了欲望的沼泽中,无法脱身,只能是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但纸永远是包不住火的,在魏鹏远工作的第32年,也就是2013年10月,随着专案组的到来,这也代表着魏鹏远即将受到法律的判决。
遭受检举,“贪污”最终被抓捕2013年10月,最高检接到了一条举报信息,举报线索称:云南某煤电公司总经理刘某在煤炭项目审批过程中,曾经向时任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行贿20万元
而这条举报信息立马便受到了重视,国家能源局堂堂一司长竟收受贿赂,这件事必须严查,而此事则被指定给河北省保定市检察院进行侦办,同时魏鹏远专案组成立。
在经过调查组明侦暗访数月调查后发现,魏鹏远收受的贿赂远不止接到举报时提到的二十万,而当专案组前往魏鹏远在北京富力城的一处房产查证时,却见到了让所有办案人员十分震惊的场面。
专案组发现,这套房产虽为魏鹏远所有,但在其购买后却从未居住过,这也就引起了专案组的疑心。
2014年4月17日凌晨,专案组决定对房屋进行清查,但刚一进门,眼前映入的场景却让办案人员感到十分疑惑。
原来,只见偌大的房间内只摆着一张大床,显得房间十分空荡但也十分反常,可就当办案人员把床垫掀开后,床下面的场景却惊呆了一众办案人员。
只见床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用胶带缠好的纸箱子,每个纸箱子都很沉,里面满满当当地不知道塞了什么东西,当办案人员把纸箱打开后,只见一捆捆的现金整整齐齐的码在纸箱里,场面尤为壮观。
不仅如此,除了床下搜出的大量现金外,办案人员还在壁柜和储物间内发现了藏在拉杆箱和手提袋中的现金,里面除了人民币,还有欧元、美元等外币,数量极多。
根据当时身处现场的办案人员回忆,天亮后专案组就请来了十数名银行人员用5台点钞机同时进行清点工作。
但即使在这样密集的清点下,众人还是用了近14个小时才将所有现金清点完成,甚至在清点过程中一台点钞机当场被烧坏。
最终在经过外汇统计和清点过后,房产内所有的现金共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
后来为了查清欠款来源,专案组更是先后奔赴了20多个省市,走访调查上千家企业机构,最终查证线索近240个,并查获魏鹏远的多处财产。
甚至还在其停放在工作单位的奥迪车中发现了30万元人民币和2万欧元现金,最终总金额竟高达3.4亿
3.4亿是什么概念?那可是用百元钞平铺的话至少可以铺满5个半标准足球场,足以可见贪污金额之多了。
在众多罪证下,魏鹏远也只得认罪伏法,而这个众人眼中低调谦逊,平日里衣服都不舍得买新的,上班就骑着个折叠自行车的人已经被戴上了手铐,等待着法律的审判。
2015年12月29日,魏鹏远一案在河北省保定市法警训练基地公开进行开庭审理。
2016年10月17日,魏鹏远最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在其死缓两年后减为无期,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至此,魏鹏远的人生以终身的监狱生活而落下帷幕,虽然他曾是苦出身,但这并不能成为他贪污受贿的理由,而他作为公职人员更是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一时的贪欲只能是引火烧身。
我们国家一直对于官员贪污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而法律更不会容许这种行为存在,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因为黑暗不会在阴影里永远滋生下去,光明注定会洒满每一个角落。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是啊,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这样的心态和信条,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好,黑暗终将被光明战胜,只要抬头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受贿2.1亿司长魏鹏远自述:钱没带来安全感 肠子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