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小兴安岭夏季的养眼穿越之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3:46:0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346    评论:0
导读

#中国两极穿越##可野第二届环中国# D1:抚远——萝北拿到了这天的行程任务单后,我们由抚远继续北行,第一站是街津口(以一位老人名字命名的地方)。如果觉得这个地名生疏,那么这里住的人却是鼎鼎大名的——赫哲族!就是穿鱼皮衣的那个民族,与满族同

#中国两极穿越##可野第二届环中国#

D1:抚远——萝北

拿到了这天的行程任务单后,我们由抚远继续北行,第一站是街津口(以一位老人名字命名的地方)。如果觉得这个地名生疏,那么这里住的人却是鼎鼎大名的——赫哲族!就是穿鱼皮衣的那个民族,与满族同为女真人的后裔,目前人口仅有5000多人,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先民自然靠江吃江。

刹生鱼,是赫哲族的一道有名的下酒菜,我们也有幸品尝到了塔拉哈生鱼片(应该是黑龙江的一种鲤鱼)。估计不是仪式感的需求,估计如今不会再看到穿鱼皮衣的人了,但是鱼皮工艺品在街津口可以很多。

在这个充满萨满传说的地方,树皮屋渐渐消失,赫哲族也融入了汉族人的生活,但渔猎的日常还在继续。

我们到了同(江)三(亚)公路的起点同江县,5000多公里的“同三公路”,自驾走一趟?

D2:萝北——嘉荫

沿着黑龙江S312约220公里的行程,穿越了萝北至嘉荫,这两地都是于我的生活中不太可能有交集的边境小县城,却给了我们一路养眼的欢愉。

这段路可以说是紧贴着黑龙江北上,也是扎扎实实的边境线之行。穿越森林河谷,呼吸草木清新。盛夏即到,兴龙峡谷的工作人员还穿着羽绒服;时过境迁,当年因淘金而兴盛的小镇不再繁荣。

如今的边境宁静致远,沿边路有个别路段仍在翻修,但是挡不住游客的往来,也藏不住夹在幽谷中黑龙江的壮阔。贴江而行,一路移动网络非常不好,反而让我们从手机屏幕收回视线,尽情欣赏郁郁葱葱的林场。

无论是围着火墙铁锅炖,还是在灶台边摆弄白桦树劈柴,亦或是观察木屋窗台上在建的蚂蜂窝……这些普普通通的画面,在一群探访者们看来都是“少见多怪”。

D3:嘉荫——黑河

嘉荫,一处紧邻黑龙江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一江对岸也是一处俄罗斯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这里贸易并不繁华,小县城就自己默默地美丽如画。

能把黑龙江湿地养成内蒙古大草原的赶脚也不错。没想到这里竟然“盛产”恐龙化石,可惜的是,如今大家只能来到这个的公园休闲一下,因为百年前俄罗斯人在这里挖掘出的一具8米多长完整的恐龙骨架,目前陈列在莫斯科博物馆。

世人称那具恐龙为“黑龙江满洲龙”,我们自己称那具恐龙为“神州第一龙”。如今如果不是看图片,就只能凭想象了,公园里展示的也只是些石雕恐龙和模型恐龙而已。

小兴安岭的氧气之路——黑龙江S311,左手边是小兴安岭林区,右手边是中俄界江湿地;东北的黑土地在夏季沃野千里,温暖且刺眼的阳光带给这里一年中最美好且忙碌的时节。

茅兰沟森林公园不大,却集合了森林、瀑布、断崖、溪谷、岩穴等等的景观,据说目前仍为一处“活着的”地质公园,强烈活动的构造带使花岗岩实时都有碎裂而崩塌的可能。

黑龙江边的小村庄静谧且悠闲,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叨扰了,只好托小飞机掠过去打探。漫步森林,随手就能在樟子松下捡到一兜儿的松塔,挑两个带回,成为小兴安岭赠予我的唯一的旅游纪念品。

如有疏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头条号“汽车自驾游”。

 
关键词: 小兴安岭旅游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427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