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非遗”文化助扶贫:少数民族妇女绣出多彩生活(非遗扶贫,城市手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15:36:04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663    评论:0
导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重庆秀山的金珠苗绣起源于梅江镇民族村。该村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0%,村里的姑娘个个会绣花。平绣、辫绣、结绣、缠绣、贴花、抽花、堆花……几十种针法都难不倒他们。 罗永皓 摄 栩栩如生的花草鸟兽、粼粼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重庆秀山的金珠苗绣起源于梅江镇民族村。该村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0%,村里的姑娘个个会绣花。平绣、辫绣、结绣、缠绣、贴花、抽花、堆花……几十种针法都难不倒他们。 罗永皓 摄

栩栩如生的花草鸟兽、粼粼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等图样,随他们的巧手任意勾勒,没有一种花样是固定不变的。 罗永皓 摄

秀山发展苗绣“非遗”产业,让少数民族妇女可以尽情的秀山、秀水、绣日月,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罗永皓 摄

土家族织锦沿用汉代腰机式斜织机,以红、蓝、白棉线为经线,以各色丝线、棉线为纬线,通经断纬,纬花自由换色地挑织。 罗永皓 摄

挑织工艺全凭心计,无需蓝本。图案大多是抽象的、象征性的几何形连续组织,风格庄重、均衡而饱满。 罗永皓 摄

秀山大寨村是土家族民族特色古村落。村里的妇女利用照顾家庭的闲暇,制作织锦,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罗永皓 摄 土家织锦做工精细丝丝入扣,苗绣素有“穿在身上的历史书”的美誉。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充分挖掘古朴的民族“非遗”文化,让少数民族在村里的妇女用自己的双手绣出生活的多姿多彩。由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民宗委、中新社重庆分社共同主办的“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12月初走进秀山。记者从秀山县委统战部了解到,秀山金珠苗绣根植于金珠苗寨纯朴的苗家文化,已成功申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该县成立了秀山晶铢苗锈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让苗绣技艺再现光彩。同时,让该县苗族占比70%的梅江镇民族村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在该县拥有600余年悠久历史的土家族古村落——大寨村于2019年建成非遗工坊,举办多期土家织锦培训班,培养织娘80余名。大寨村织娘制作的“渝景和”牌土家织锦产品,成为2020年“重庆好礼”外事礼品。 【编辑:李霈韵】

 
关键词: 美腰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498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