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拿东莞、泉州、温州这三座城市来做横行对比,是因为这三个城市在经济结构方面有很高的相似程度,而且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也比较接近。三个城市都是中国的制造业重镇,也是民营经济重镇,泉州和温州虽然人口和东莞接近,但是面积都超过1万平方公里,下辖多个区县,是标准的地级市,而东莞的底子是一个县级市的规模,面积只有2465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泉州、温州的1/4,大致是其下辖一个县的规模,所以在经济密度方面,东莞完胜,但从经济和人口规模方面,三市的PK难分伯仲堪称惨烈。
先来看看三个城市的人口常住人口规模,泉州870万,东莞840万,两者难分伯仲,但人口结构其实大不相同,东莞的外来人口比重是约为75%,泉州仅为20%左右,其中下辖的晋江市外来人口比重最高,达到50%左右,跟东莞相比,仍望尘莫及。当然东莞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萎缩,在制造业最黄金的2008年,东莞常住人口曾经达到1300万,几乎与深圳相当,几年后人口减少了约500万,减少近40%。但最近几年,东莞通过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常住人口稳定在800万左右,甚至逐年小幅上升。三市当中,温州的人口达到920万,无疑最多,但外来人口却是最少,而且温州人还有200多万离开家乡在全国各地做生意,这和东莞、泉州的人口结构是完全不同。
三座城市GDP的PK同样有意思,泉州比东莞多189亿,两座城市几乎打了个平手,而人口更多的温州市,2018年GDP将将突破6000亿,与泉莞有着2000亿的差距,可谓落后了一个身位。每次谈到GDP的对比,很多网友都不服气,认为和实际的感受不一样,但除了GDP,还能有什么数据能更准确的判断经济的规模和水平呢,如果凭个人的感受,恐怕是盲人摸象更加不靠谱。如果说数据注水的话,这三个城市的GDP注水的嫌疑都不大,因为都是民营企业重镇,只会少报不会多报,通过统计数字来对比还是相对比较客观的。
通过以上对比,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泉州和东莞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方面几乎打成平手,而温州已经落下较大差距。东莞在承接深圳科技产业转移和自身制造业转型方面,近年来取得不小成绩,加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出台,东莞经济可谓后劲十足。泉州作为海西经济区的制造业重镇,福建经济第一大体量的城市,发展趋势同样不容小觑。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东莞、泉州、温州三市,谁的发展转型更成功,谁的增长潜力更大呢,你更看好哪座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