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 多民族农耕文化吸睛(云南农业大学农耕文化博物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2 11:12:2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737    评论:0
导读

图为博物馆馆内场景。 胡远航 摄 中新网昆明10月20日电 (记者 胡远航)20日,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在云南农业大学揭牌开馆。据悉,该馆是首个系统介绍云南边疆民族农耕文化的博物馆。 图为博物馆馆内场景。 胡远航 摄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

图为博物馆馆内场景。 胡远航 摄

中新网昆明10月20日电 (记者 胡远航)20日,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在云南农业大学揭牌开馆。据悉,该馆是首个系统介绍云南边疆民族农耕文化的博物馆。

图为博物馆馆内场景。 胡远航 摄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海清介绍称,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历时13个月建成,集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知识传习研究、生态文明理念挖掘提升等功能为一体,分为集美天成、豳风基础、琼林碧珍、江湖渔捕、三迤牧歌、民淳俗厚、观往知来、传承共享等八个部分,系统展示云南民族农耕的原始生态理念、农业思想、农耕技术、民俗节庆、文化艺术等方面。

图为海内外游客参观博物馆。 胡远航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通过文史资料、情景再现、实物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示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农耕文化。游客不仅可以在馆内感受到梯田、高原湖泊、雪域风光,和白族、藏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农村生产生活氛围,还能近距离观赏众多珍贵农具文物,体验各类农村生产生活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以地域为单位,全面展示云南16个州(市)的代表农产品,及云花、云菜、云果、云茶、云咖、云药等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产业。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而云南作为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水稻起源地之一,是中国农耕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孙海清称,气候多样性、地貌复杂性、民族多元性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农耕形态和多民族璀璨的农耕文化。希望博物馆的建成,能为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高度评价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他称,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堪称首个系统介绍云南边疆民族农耕文化的博物馆,弥补了有关空白,将对云南农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完)

 
关键词: 碧珍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84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