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探秘美食:菜中极品佛跳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2 11:12:4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499    评论:0
导读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闽菜中的一道特色名菜,因其原料珍贵、做工繁复、汤浓味厚,可称为菜中极品。很多人是从周星驰的电影《食神》中知道到这道“无敌海景佛跳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这道菜。 相传,该菜品是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闽菜中的一道特色名菜,因其原料珍贵、做工繁复、汤浓味厚,可称为菜中极品。很多人是从周星驰的电影《食神》中知道到这道“无敌海景佛跳墙”。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这道菜。

相传,该菜品是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道光年间,福建布政使周莲一次在宴席上吃了一道名叫“福寿全”的菜,这道菜用鸡、鸭、羊、排骨、猪蹄等慢火煨制而成,周莲非常喜欢,回家后惦念不已,让布政使衙门厨师郑春发仿制。

郑春发考虑到味道搭配,减少了原来菜中肉类的用量,增加了福建当地盛产的海鲜,让这道菜内容更加丰富,鲜味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厚。郑春发离开布政使衙门后,在福州东街开了一家名叫“三友斋”的饭店就是现在“聚春园”的前身,他把改进的“福寿全”作为饭店的保留菜品。后来一次有人品尝后,大为赞赏,即席赋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有了个全新的名字“佛跳墙”。

还有一个说法,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考证得出,在福州有一帮要饭的乞丐,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四处要饭,要到后就把各种残羹剩饭一起放到瓦罐里加热吃。有一天,一位饭店老板偶然闻到街头有一缕奇香飘来,寻味而去,发现乞丐在煮残羹剩饭,老板得到启发,创制了佛跳墙。

传统佛跳墙有十八种主材料和十二种辅料,其中有很多昂贵的食材,比如鲍鱼、鱼翅、鱼唇、干贝、花胶、海参、墨鱼,还有猪肚、蹄筋、冬菇、鸽子蛋、鸡脯、鸭脯等等,不仅食材数量多,而且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含煎、炒、蒸、炸多种方法,一坛正宗的佛跳墙,制作周期长达七八天。

这里面海产品都是干货,例如鲍鱼、鱼翅、海参、干贝等,发制就需要五六天,要用冷热水循环交替,不沾一点油进行反复发制,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像花胶等又需要用油去发制,工序复杂。

处理好的原料,要按照规定逐层地码放绍兴酒坛子里,最早佛跳墙就是直接用绍兴黄酒坛子,后来慢慢的发展出来烹制佛跳墙的专门陶坛子。

码放好后,要注入适量的绍兴酒和高汤,这个汤也不是一般的汤,而是用猪腿骨、鸡骨、干贝、鸭骨熬煮10小时过滤后得到的高汤,然后用荷叶密封坛口,大火煮沸后,文火上慢慢煨炖5-6个小时,有的甚至要炖上一整晚。

制作佛跳墙时,因为长时间的炖煮,十八种主材料和十二种辅料互相融合,再融入黄酒的滋味,满屋飘香,令人闻香下马,垂涎欲滴。汤色浓郁,尝起来醇厚而不油腻,让人不忍停箸。同时各色海鲜奇珍融入一坛,营养丰富,是滋补佳品,不愧为闽菜之王。

 
关键词: 佛跳墙材料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85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