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印对峙,这一次,我们有全地形挖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2 12:40:0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170    评论:0
导读

《南华早报》放出了一条新闻:《China’s military is using spider excavators to build roads near Indian border》 翻译过来什么意思呢?“中国军队正在使用蜘蛛挖掘机在印

《南华早报》放出了一条新闻:


《China’s military is using spider excavators to build roads near Indian border》

翻译过来什么意思呢?


“中国军队正在使用蜘蛛挖掘机在印度边境附近修建公路。”



蜘蛛挖掘机?

你说的不会是游戏里才存在的东西吧?


不是。

《南华早报》指的蜘蛛挖掘机,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全地形挖掘机。

中印关系紧张,两方均在边境开始建筑工事。

法新社的卫星图片显示,中国已经在边界部署了一百多辆工程车辆。其中不少是全地形挖掘机,

而印度,只有三四十辆。

虽然一百多辆不全是全地形挖掘机,但是无论从基建能力、还是投放能力,中印双方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现在我们或许在笑谈青藏高原上的“蜘蛛高达”,但成就多大,困难就多大,这台全地形挖机属实得来不易。

这种机械技术是欧洲Kaiser公司首创,中国当时一直都对它垂涎三尺,但是因为最关键的液压技术不过关,一度只能搁置。直到2000年后,徐工终于在液压技术上有了突破。

2001年,徐州重工接下全地形挖掘机的研发任务,全世界仅仅只有三个国家掌握全地形挖掘机技术,研发过程完全要依靠逆向工程拆解,实验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甚至挖掘机开着开着就劈叉了。

而军方对徐工的要求更高,测试场地既不是公路,更不是简单的小丘陵小山包,而是需要符合能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势特征运行作业的机器,于是他们就直接被拉了上去。

我摘录了一段随行记者的文字,大家感受一下当地自然条件有多恶劣。

试验区是一个风口,自然环境相当恶劣,早晚温差大,老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风雨大作。夜里,经常是狂风暴雨夹着雷电,肆意的撕扯着厚厚的帐篷,大有把帐篷掀起的架式。营区旁边一些野狗遇到我们就没有离去的意思。一到夜里,风声、雨声、雷声、狗叫声,还有狼叫的声音,混成一个交响曲。在这里,你可以一天体验到一年的四个季节。当你早上还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时,到正中午,会热得你恨不得脱得只剩下单衣裳,但这只是表象,在内地这样做也许可以,可在试验区却万万使不得,因为稍不小心,也许只要几秒的工夫就会让你感冒,感冒发烧致命的,一旦得了脑水肿、肺水肿,弄不好还会

与全地形挖掘机研发工程同步的,是徐州重工的改制进程。2003年春,徐州政府向海内外发布消息,出售徐工机械大部分股权。


消息一出,国内外三十多家企业和基金闻风而至。


当时的徐工,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年收入154个亿。它还肩负着一部分军用项目的研发,全地形挖掘机只是我们知道的一个。



商务部顶住压力,否决了收购合同。凯雷公司立刻带着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来到北京,游说各方势力。


凯雷第二次拿出的合同,要求收购50%股份,单价上涨六分之一。


凯雷第三次拍出合同,收购45%股份,单价在上次基础上再涨11%。


商务部没有否决,但是这份合同被拖了一年半也没能执行。2008年7月,徐工和凯雷公司联合声明,协议期已过,收购合作中止。


就在漫长的商战厮杀中,2006年,徐工的全地形挖掘机终于通过了军方的验收。


当年,全地形挖掘机就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甚至因为测试效果太好,两台样机还被新疆军区留下了一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是不知道徐工这个神秘项目的。


直到2010年上海宝马车展,徐工决定带着全地形挖掘机参赛。


那一天,工程师坐在他熟悉的老伙计里,表演了原地起升360度大回旋。


世人才知道,原来中国已经悄悄掌握了这门技术。



2015年,全地形挖掘机登上《挑战不可能》舞台。


工程师要驾驶11吨重的步履式挖掘机爬上四米的高台,

而最终倒计时结束11秒前,这台蜘蛛挖掘机平安回到地面

现场响起烟花。



而其实,早在1994年,徐工就响应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合资浪潮,和美国卡特彼勒成立了合资公司。


当时卡特彼勒占股六成,徐工四成。但是让徐工没想到的是,卡特彼勒利用这六成的控股权,让合资公司高价购买自己美国母公司的设备,把

可以说,2005年收购徐工,只是卡特彼勒最后的临门一脚。


如果收购成功,徐工也许就会像曾经的国内电机行业龙头大连电机厂一样,被外资迅速吞并、消亡,成为历史中的一朵小浪花。

幸好,徐工没有倒下。


2008年收购案终止之后,徐工自行成立了自己独

现在的徐工,走的是一条大国重器的路子。


国内最重的挖掘机“神州第一挖”,来自徐工。这是一台700吨极的液压挖掘机,身长如蓝鲸,体重相当于500辆小汽,一铲子能铲50吨煤


研发过程的辛酸,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能看到的,是徐工用12年的时间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前五。距离曾经想要收购它的卡特彼勒,徐工只差两个身位了。


直到21世纪初,解放军的装备还落后世界一流军队一大截。中国军迷们大多望着别人家的宝贝眼馋。


航母?没有。隐身战斗机?没有。大型导弹驱逐舰?没有。我们,什么都没有。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在历史书上记忆最深的一句话。


但中国现在不是这样了。


 
关键词: 步履式挖掘机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88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