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王昆简介_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昆:成为一缕阳光,照进癌痛患者的内心(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2:35:3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761    评论:0
导读

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 癌痛究竟有多痛?一位癌痛患者这样形容:“它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的躯体、消磨掉我的意志……痛到连死的力气都没有了。”数据显示,因为患者、家属及基层医院对癌痛的忽略,中国约70%的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他们无时无刻

融媒体记者 张玉辉


癌痛究竟有多痛?


一位癌痛患者这样形容:“它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的躯体、消磨掉我的意志……痛到连死的力气都没有了。”


数据显示,因为患者、家属及基层医院对癌痛的忽略,中国约70%的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


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组长王昆教授一直战斗在癌痛治疗的第一线,组织成立了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建立了难治性癌痛治疗体系,并在全国推动癌痛规范化诊疗工作,让癌痛患者摆脱痛彻心扉的疼痛!


近日,《医师报》记者专访了王昆教授,为您展现他破解癌痛难题背后的故事。‍


王昆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


“三阶梯”改变我国癌痛治疗历史格局


1986年,刚成为一名普外科医生的王昆接诊了一位肝肿瘤患者,让他对疼痛治疗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癌细胞出现了全身多组织扩散和转移。


“当时患者出现全身疼痛,连喘气和翻身都成了奢侈,更别提吃饭、大小便等生理功能了!患者在病房里疼得大哭大喊,连旁人都觉得十分痛苦。”王昆回忆道。


由于当时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不多,最好的药物就是杜冷丁。患者对杜冷丁出现了严重的依赖,且疼痛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时,王昆建议通过对神经组织进行局部镇痛,患者疼痛控制在3~4天,后来2~3天、1天、4小时……“药物治疗并不理想,有成瘾、依赖的表现,并不能给患者长期改善。”王昆仍觉得局势较为困难。


1990年,WHO在我国举办“第一届癌症止痛培训班”,三阶梯止痛原则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癌痛治疗与国际接轨。


三阶梯止痛原则是根据患者癌痛的轻、中、重度等级,选择相应强度和疗效的止疼药。当疼痛达到中度及以上时,就可根据病情使用阿片类药物。


王昆指出,WHO三阶梯止痛原则进入中国30年以来,从整体上改变了我国癌痛的药物治疗和癌痛规范化管理的历史格局。


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应运而生


“经常在门诊能听到有患者央求医生:‘我很疼,您就给我开个止疼药吧!’”王昆指出,过去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许多中早期肿瘤患者基本分布在肿瘤科放疗科、外科,而肿瘤科医生普遍认为患者的癌痛通过抗肿瘤治疗就可以缓解。


“显然,这是个大误区!”1994年起,王昆从麻醉科医生转行做疼痛治疗,在院长郝希山院士的支持下,创建了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门诊。他带领团队做起了相关科普工作,想通过科普让患者知道癌痛如何才能得到正确治疗。


虽然患者已获得了足够的药物和标准的治疗方案,但疼痛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如神经病理性疼痛、内脏痛骨转移引起的爆发痛等,药物治疗根本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这不由得使包括王昆在内的许多专家深思:为什么?


于是他组织肿瘤内科、放射科、疼痛科、心理科等专家开展了多次研讨,发现许多专家仍认为疼痛只是一个症状,疼了打一针就好。


“肿瘤是系统性侵犯,很多癌症患者会伴随身体功能的损伤,因此癌痛实质上是疾病,癌痛的治疗不能从单一视角出发,需多学科队伍进行系统治疗。”王昆认为,要通过医生系统评估患者疼痛,将疼痛技术整合,多学科团队合作,才能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个体化方案。


“如经皮椎体骨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癌,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功能,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双重改善,随之而来的抗肿瘤治疗效果也会提升,最终达到改善整体治疗效果的终极目标,这远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更有价值。”王昆认为,临床上对于癌痛治疗的观念亟待改变。


通过多方努力,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于2016年应运而生,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关注癌痛问题,积极帮助患者面对“疼痛”这一重要关卡。


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成员合影


持续不懈推动癌痛规范化诊疗


"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近年来持续不懈地推动癌痛规范化诊疗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和完善,促进癌症疼痛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在学会的支持下,推动建立了难治性癌痛治疗体系。”王昆说。


2017年,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发布了全球首部《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王昆表示,共识首次明确了难治性癌痛的定义与诊疗标准,制定出多学科治疗难治性癌痛的基本原则,统一了多项治疗技术的规范化诊疗意见,为各学科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实现了中国癌痛诊疗领域的引领性突破。


2018年,《难治性癌痛诊断与治疗》专著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应临床需求而出版的书。”王昆介绍,微创介入治疗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难治性癌痛的病因、分类、机制、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给予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该书得到了孙燕院士和韩济生院士的推荐,并得到了肿瘤、疼痛等领域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9年,《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发布;提出了从改善患者功能,减少爆发痛的角度,规范爆发痛治疗。学组还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及治疗经验,探索并建立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体系,牵头开展了难治性疼痛规范化诊疗基地项目。至今,示范基地项目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70家医院,9000余位医务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难治性癌痛的诊疗水平,使近万名难治性癌痛患者从中获益。


另外,学会还发起了癌痛V学院、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管理、合理用药专栏等项目,以规范临床实践。


通过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专家们的共同的努力,癌痛治疗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视野,使我国难治性癌痛的规范化诊疗步入“快车道”。


王昆表示,作为医者,应站在患者需求的角度制定治疗方案,了解他们的痛苦、与对癌痛的恐惧,才能成为一缕阳光,照进患者的内心深处。


“这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我们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和创新,相信通过努力,我们能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癌痛患者的痛苦都能得以解决。”王昆说。

 
关键词: 王昆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9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