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普陀山简介_普陀山又一摩崖石刻“重见天日”“小白华山”其实是普陀山的“小名”(普陀山石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2:36:0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566    评论:0
导读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今年年初,在全山摩崖石刻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处大明万历年间的摩崖石刻——‘小白华山’摩崖石刻。”普朱管委会文物工作者高升昨致电舟山晚报称,因为石刻所处位置较为隐蔽,上百年来无人发现,这处石刻还与普陀山的“小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今年年初,在全山摩崖石刻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处大明万历年间的摩崖石刻——‘小白华山’摩崖石刻。”普朱管委会文物工作者高升昨致电舟山晚报称,因为石刻所处位置较为隐蔽,上百年来无人发现,这处石刻还与普陀山的“小名”有关。

石刻与普陀山“小名”有关

“小白华山”摩崖石刻位于普陀山妙庄严路白华庵山后,周围山林茂密,几乎无路可走。其下方为普陀山茶园,距离往来行人较多的妙庄严古道距离不过百米。“也许正是因为其位置隐秘,百年来游人居民知者甚少,在历代《普陀山志》里边亦无‘小白华山’摩崖石刻的记载。”高升说,此次“小白华山”摩崖石刻的发现,可以说是其“重见天日”。

“经过仔细观察,石刻表面字体凹痕明显,整体保存较好,未见后人加工痕迹,这在普陀山实属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高升介绍,在“小白华山”摩崖石刻周边也陆续发现其他摩崖石刻,如“复承上名”“避尘处”“光绪年间官员朝山”记事等。

据了解,“普陀洛迦山”最早也称“补陀”,在《华严经》中又称“补怛洛迦山”。究其由来,其实是梵文“Potalaka”的音译,意译则为“小白华”。因此,此次发现的“小白华山”,其实就是普陀山的一个“小名”。

石刻由备倭军官梁文所书

记者看到这块石碑上“小白华山”四个大字非常清晰,旁边的落款虽有些斑驳,不过通过摩崖石刻拓片可以清楚看到,落款为“大明万历戊申岁(1608年)学海居士梁文书”。由此可知,这块石碑由大明万历年间定海都司梁文所书。

据了解,梁文与普陀山颇有渊源,现今我们所熟知的白华庵最早就由梁文捐建。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左边也刻有“明定海备倭梁文、台州庠生刘聚福同勒”。

此外,朱家尖白山村蜈蚣峙山西麓还有一处市级文保单位“廉泉”抗倭古井。其中“廉泉”二字,虽无落款,字迹却清晰。据相关专家推测,是万历三十五年梁文驻兵时所题,这在梁文的《饮泉楼记》中有记载。

如果你想和数百年前的普陀山近距离接触,去感受那封尘的历史,那么不要犹豫,这些摩崖石刻在等待着你去探寻与发现。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键词: 普陀山简介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97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