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山行旅图,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范宽所作。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轴 绢本 206.3×103.3/全卷103.3×238.5厘米
全幅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则是行进行中的驴队,远景是一耸立主山。其山腰云雾留白,凸显空间远隔之效。全幅以方折线条钩勒轮廓,再藉短笔皴画土石质感。巨大的远山山体与画中行进驴队相映,展现出慑人的雄壮气势。
画家以充满律动,形态多变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结构脉络,随后用极富表现力的雨点皴和小斧劈皴呈现山石的肌理质感,最后又以浓淡不同的墨色渲染刻画石块阴阳凹凸的转折。
此画中山水并非模仿真实空间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藉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如临其境的壮硕山水之趣。 画幅右下角树荫中藏有「范宽」二字款,左下脚则有「忠孝之家」印,为钱勰所有,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此画右下山林枝叶间有「范宽」的款署。范宽(活动于11世纪初期),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擅长山水,初学李成、荆浩,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范宽、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艺术成就使得范宽与李成齐名,并称“李范”,又与同为华原人的柳公权合称“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