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中药地榆主要功效解析: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地榆止血原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09:47:1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944    评论:0
导读

中药地榆: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本品苦降酸敛,微寒清解,入肝、胃、大肠经,作用偏于下焦。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尤宜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病证 (1)

中药地榆: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本品苦降酸敛,微寒清解,入肝、胃、大肠经,作用偏于下焦。既善泄热凉血、收敛止血,治血热妄行,尤宜下焦出血;又能泻火解毒、敛疮,治烫伤及疮疡。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病证

(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配伍

地榆配槐角: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角微寒,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两药相合,可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炒炭止血力增强。

使用注意:本品性凉苦涩,故虚寒及出血有瘀者慎服。对于大面积烧伤,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水解型鞣质被机体大量 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产地:地榆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长叶地榆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鉴别

地榆

本品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纹。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绵地榆

本品呈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纹。质坚韧,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黄白色或黄棕色绵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

饮片地榆: 形片或斜切片。外表皮灰褐色至深褐色。切面较平坦,粉红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木部略显呈放射状排列;或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绵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

地榆炭:

形如饮片地榆,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关键词: 地榆炭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03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