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份走了一遍川藏线,对沿路的网红景点基本没兴趣,反而对路上人文和具有纪念意义的事物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两个烈士纪念碑,第一个就是怒江大桥孤独的桥墩,每辆车通过那里的时候都会鸣笛。
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纪念碑,就是川藏线通麦段的十英雄纪念碑。遗憾的是纪念碑边上的318国道车水马龙,纪念碑却无人问津。但是当地的藏民和官兵们应该有定期过来打扫纪念,烈士纪念碑上还披着崭新的哈达。
十英雄纪念碑设置在通麦兵站, 路边设置了一块很小的指示牌,导航上可以到十英雄纪念碑。相比那些川藏线沿路已经开发的景点,它显得非常不起眼。
首先可以看到三张非常大幅的油画,这三张油画都是取于真实的三张照片。所在的通麦天险,曾经是国道318线川藏运输路上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地质灾害频发。2018年,国家总投资近15亿元、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和部分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完成竣工验收,通麦天险成为历史。过去2个多小时的险路,现在缩短到20分钟。
走到纪念碑前深有感触,曾经小时候听一名川藏线汽车兵讲述他过他们的运输故事,再加上家里的长辈曾经也是汽车兵,千言万语不如脱帽致敬......
十英雄纪念碑上写着“川藏线上十英雄,无限忠于毛主席”。事情发生在1967年,以下文案均摘自百度百科。
1967年8月的一天,三营副教导员李显文奉命带领11、12连执行战备运输任务,飞驰在千里川藏运输线上,驱车西进来到西藏迫龙山地段。
谁料,这里刚刚发生严重的塌方,道路被阻,车队不能前进。这时,身为共产党员的12连副连长陈洪光挺身而出,带领3名战士奋勇冲进险区进行公路抢修。经过顽强战斗,与李显文带领的其他同志一起,从乱石堆中开了一条通道。李显文站在最危险的地方,一边观察险情,一边指挥车队强行冲过了险区。
12连车队通过不久,11连车队紧接着赶到了塌方地段。这时新的塌方又发生了,山上山下巨石乱滚,吼声震天,公路又被严重堵塞。面对此情,11连连长杨星春毫不畏惧,立即组织指战员抢修,但是,塌方越来越严重,不仅无法抢修道路,连部队的安全也受到威胁。连长杨星春是连党支部书记,立即现场召开了支委会,决定把车队撤到一公里外的安全地带,随时观察险情,以便寻机通过。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杨星春给战士们多次下达命令,不准随便到险区去,但他自己每天却和连队其他干部深入险区三四次,迎着滚滚飞石,观察和记录险情,研究塌方规律,随时准备带领连队强行通过险区。
8月28日,由副教导员李显文带领的12连车队,在完成任务后返回途中又被阻挡在险区西端,为了探索塌方情况,副连长陈洪光、副指导员谭仁贵,冒着生命危险,当天穿过阻区,同被阻在东端的11连会合,共同研究强行通过的措施。
8月29日,塌方加剧,险情扩大,山上飞下的巨石掉入河中,溅起一两丈高的水柱,更大的塌方即将爆发。为了及时完成战备运输任务,汽车部队英雄们,完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天中午,李显文首先只身从西端冲进了危险区。在外面给他观察险情的战士,看着飞石不断从他的头上呼啸而过,便大声呼喊:“副教导员,快转来!”他掉转头来,把手摆了摆,更加坚定地向前走去。路上,每当遇到修路工人和兄弟部队的同志,他都关切的地劝他们赶快撤到安全的地方去,而他自己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冲到了尘烟滚滚的险区中心。
在险区东端的连长杨星春、副连长陈洪光、副指导员程德凤、谭仁贵、排长曲月伦,从电话中得知李显文只身冲进险区的消息后,一致决定:立即去险区同李显文会合,一起研究战斗方案,准备抢在大塌方之前组织车队通过险区。共产党员、班长杨庆忠、李荣昌,共青团员、新战士陈昌元和李兴富听到这个消息,也要求一起到险区中心去勘察道路。于是,他们9个人一同从西端冲进了险区。
正当李显文、杨星春等10名官兵分别从西端向险区中心前进时,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特大山崩爆发了,李显文、杨星春等10名官兵不幸光荣牺牲,献出了壮丽的青春。十英雄长眠在川藏公路,他们的精神也闪耀在千里川藏线上 。
1968年11月14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李显文等十名官兵“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这十位英雄是:营副教导员李显文,连长杨星春,副连长陈洪光,副指导员程德凤、谭仁贵,排长曲月伦,班长杨庆忠、李荣昌,战士陈昌元、李兴富。
后来通过此处的运输部队,都会特地前来这里纪念他们。十英雄的故事就说到这了,今天是9.30第八个烈士纪念日,让我们缅怀这些烈士。也希望未来有经过川藏线的车友,可以在通麦段停留十分钟去纪念这些烈士。
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