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这个元宵,来石浦渔港古城这样过(石浦渔港古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3 14:54:5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714    评论:0
导读

元宵 将至 Hi,2022 春色尽暖,明月如盘 赏鱼灯、看表演、吃糊粒 重逢在渔港古城 元宵习俗 在象山有句民谚:“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要嬉十四夜”。 这“十四夜”指的就是象山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的独特习俗,据说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沿海抗倭寇

元宵

将至

Hi,2022

春色尽暖,明月如盘

赏鱼灯、看表演、吃糊粒

重逢在渔港古城

元宵习俗

象山有句民谚:“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要嬉十四夜”。

这“十四夜”指的就是象山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的独特习俗,据说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沿海抗倭寇。

明洪武17年,朝廷推行卫所制,设昌国卫(今舟山),洪武27年迁至今石浦昌国地区。传说,明代嘉靖年间,某年正月十四,戚继光的军队因为抗击倭寇,伙夫来不及做饭,就匆忙把切好的各种小菜一起倒进锅里,加上米粥、薯粉,做成“糊粒”,既当饭又当菜。将士们吃饱后抗倭杀敌,大获全胜。

从此,象山及周边地区就将正月十四定位元宵节,石浦、昌国、鹤浦等地的老百姓还家家户户吃“糊粒”以示纪念,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尤以石浦地区为盛。

-The Lantem Festival-

赏鱼灯

渔民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渔业丰收,便会在门前挂起黄鱼灯、蟹灯,并跳起鱼灯舞。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少不了鱼灯的影子。600多年的历史,一位孤独的手艺人,一门古老的技术,在古城里熠熠生辉。

海风中,那道不尽的风情诉说着古城特有的美,摇曳着的一盏盏鱼灯弥荡着生机和活力。

-The Lantem Festival-

吃嗨在渔港古城

十四夜当天(2月14日),游客可凭门票至关帝庙免费领取石浦特色小吃——糊粒一份。

十四夜的糊粒被称之为“发财羹”,吃的糊粒越多,来年越会发财。

那些记忆中的传统美食,在古城里都能寻味到,炸虾饺、米馒头麦芽糖烤鱿鱼糖葫芦、烂眼糕等。

-The Lantem Festival-

融入古城

剧本杀:《渔光谜城》

活动时间:2月13日-2月15日

活动地点:渔港古城内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东海的一座渔港上,一个叫《渔光曲》剧组悄然开机,同时,一个宝藏的秘密也一下子传开。静悄悄的渔港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批批陌生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这座古城,他们怀着相同的目的,不同的信念,开始了冒险之旅,一部电影,一批宝藏,一次冒险,一座古城。古城里的渔光曲,电影院外的无间道,《渔光谜城》剧本杀,带你玩转古城。

看戏-小渔民大舞台

活动时间:2月13日-2月15日

活动地点:关帝庙

将石浦特色民俗编排成一部戏,在戏曲中看到石浦生活原本的样子。

皮影戏

活动时间:2月13日-2月15日

活动地点:观景阁

光与影的传奇,几根竹竿撑起了整场故事,在光影中摇曳,将光影的缠绵演绎的淋漓尽致。

街头 SHOE TIME

活动时间:2月13日-2月15日

活动地点:景区沿街

在街头偶遇铜人、萨克斯点唱、汉服舞、财神、不倒翁等,给这场古城之旅加点氛围。

-The Lantem Festival-

沉醉于重逢的喜悦中

探一探古朴之下

藏着多少热闹

这个元宵要在古城里过

● 【文化】海盐、刺绣、剪纸……象山非遗技艺制作的海味“冰墩墩”为冬奥加油

● 【提示】省外来(返)象人员看过来!象山已开放20个核酸采样点,请主动检测!

来源:象山旅游集团

一审:陈雨露

二审:吴启超

三审:赵菊香

 
关键词: 石浦渔港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146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