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公布,青岛市再度上榜,这是青岛连续两年登上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特大城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早已名扬天下,穿过刷屏朋友圈的大崂樱桃园,乘上开往春天的最美11号地铁线,你必会被其美景所折服。青岛大学便位于这片殊绝风光中,与青岛这座城市相伴相生,共同发展。
背依崂山,面朝黄海,青岛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校三地,占地2655亩,设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但在百余年的发展中,青岛大学拥有的不只是“地利”,更有“人和”,青岛市始终如一的充分支持是青岛大学发展的强大底气。
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正式开办,这是青岛大学的办学历史起点,也是青岛第一所政府间合办的综合性大学。1993年5月,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校合并,组建了今天的新的青岛大学。1994年,为加快推进青岛大学发展成立了青岛大学管委会,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任管委会主任。
十二五期间,青岛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山东省教育厅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协议,青岛市按照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亿元的额度,支持青岛大学特色名校建设。此外,协议签署后,青岛大学科技研发中心大楼和医学教育综合楼被青岛市列入了计划支持青岛大学特色名校建设的重点项目,两个建筑物所需建造的5亿元总费用由青岛市出资。
2016年,山东省教育厅又与青岛市政府签署了“十三五”期间共建青岛大学协议。作为以城市命名的综合大学,青岛大学的发展少不了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在“十二五”“十三五”持续共建支持下,学校事业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良好势头。
青岛大学扎根青岛,享受着城市滋养的同时,也在不断回馈这座城。学校将服务青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积极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青大样板”。过去一年,学校积极发挥医学学科、师范学科等独特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多个领域同青岛市各部门达成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助力青岛发展——
学校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目前,学校拥有2所附属医院,9家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门急诊量766万人次,居全国第5位,复杂手术量居全国第3位,器官移植手术数量和质量连续七年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第20位,复旦中国百佳医院排行榜第53位、艾力彼2020年顶级医院百强榜第49位。
2021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学校积极推进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局校共建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打造11所附属中小学,助力青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是青岛市人民政府和学校联手打造国内一流师范学院和基础教育,探索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重大举措;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大学合作共建青岛首个高校基础教育集团——青岛大学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将纳入青岛市教育局集团化办学统筹规划管理,在体制机制创新、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支持集团附属学校先试先行。
2021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师范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此外,青岛大学还加快推进上合经贸学院筹建工作,主动融入服务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研究并发布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协助策划《“建言青岛美美与共”我为青岛发展建言献策》方案,“工艺美陈”文化项目入驻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创作近百幅文化艺术作品;与青岛市检察院共建公益诉讼检察研究基地;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打造特色智库服务平台。
2021年3月,青岛大学与青岛市检察院共建公益诉讼检察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青岛大学举行
……
为服务青岛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早在2015年,青岛大学就研究制定了《青岛大学关于加强服务青岛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16年发布正式版。近年来,青岛大学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整体办学实力稳步提升,服务青岛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学校持续稳步推进服务青岛各项工作,提升学校服务青岛的层次和水平,成为推动山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朝听黄海千层浪,暮看浮山万里霞。青岛大学以青岛这座活力与历史并存的城市的发展为依托,不断前进;同时,也为青岛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育着人才。未来,学校将继续与城市携手同行,为“幸福青岛”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注“青岛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青岛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青岛大学官微、半岛都市报、青岛大学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