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记者李丽 通讯员荆彤)日常生活中,轻微碰伤、扭伤、腰酸背痛、肩颈不适甚至是运动损伤,有些人会贴点膏药治疗。21日,32岁的小周因为崴脚导致脚部骨折,自行贴上网红“辣椒贴”,结果脚肿成了“猪蹄”,急忙求诊。
上周末,小周带家人郊游,登山时不小心崴了脚,下午回家后感觉左脚疼得无法走路,到医院检查,显示脚部骨折。由于骨折没有明显移位,医生给打了石膏,便让小周回家休息。
虽然打了石膏,可受伤的脚仍然肿痛难忍。当晚小周便自己解开石膏绷带,在疼痛部位贴上了一张网红“辣椒贴”,说是可以活血化淤、消炎镇痛。但连续贴了两天后,受伤的左脚不但没消肿反而更严重,肿得如“猪蹄”,还起了水泡。家人立即将他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门诊检查。
接诊的骨科门诊李亚楠博士问诊后发现,小周在急性外伤所致脚部肿痛时,立即贴上了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膏药,而且这种膏药类似于“热敷贴”,反而增加了局部肿胀疼痛。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膏药?我们来听听李亚楠博士怎么说。
Q1.活血化淤膏药适用哪些症状?
适用于慢性劳损,如筋膜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增强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止痛、消肿、散淤的目的。
Q2.对于急性外伤所致的肿痛,怎么处理?
建议在受伤后24~48小时内冷敷。如果使用了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膏药,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使血管内渗出的液体及炎症物质增多,局部肿胀和疼痛加剧,从而影响伤处恢复。
Q3.贴膏药前应注意什么?
应先用毛巾蘸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再贴;或用酒精消毒后再贴。清洁皮肤可以让药物更好地发挥药效。
Q4.膏药过敏怎么处置?
如过敏反应较轻,只是皮肤发红,则取下膏药,用冷水将贴膏药处清洗干净,局部冷敷,保持皮肤干燥即可。若出现皮肤红斑、水泡甚至破溃应及时就医。
李亚楠博士提醒:使用膏药,务必去正规医院经医师诊疗后按医嘱选购。而市面上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类自制膏药,药物成分不明,制剂工艺与作用机制以及有效成分等很多都不完全清楚,盲目自行选用,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