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宝儿才一岁多,看看鞋柜里的鞋袜、凉鞋、布鞋、叫叫鞋、运动鞋各种款式,淘汰下来的都不差十双,每次给娃选鞋,我能纠结个半死,款式行不行,舒服不,大小合适不......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怎么给宝宝选鞋,究竟大小怎么才算合适。
一、学走路的小朋友穿什么鞋
宝宝刚开始学步的时候,在家里不用穿鞋,光脚或者穿个防滑的袜子就可以啦。让宝宝的脚掌踏踏实实落在地面上,感受到身体的重力和地面之间的直接接触,更利于孩子的感受、学习、协调、平衡。
如果学步期在冬天不适合光脚,可以为宝宝选择软底软面儿的学步鞋,这个“软底”如何判断呢?把学步鞋放在地板上,隔着鞋垫去模地板,如果手指能够感觉到地面就可以。这样宝宝的脚趾才能够抓地,才能促进足底神经发育,稳定地学走步。当然,软底鞋只能在室内的光滑地面穿着,不适合在户外穿着。
选择学步鞋注意几点:
选择鞋脸较长的,能系带或扣带的,这样抱脚不易脱离,还可以调节肥瘦;
鞋底较软,厚度不超过5毫米;
鞋垫有弹性,不宜用海绵那种厚而软的,可用布质或皮革的;
鞋透气,且无异味,环保材质很重要。
二、已经学会走路的宝宝穿什么鞋
宝宝正式学会走路,能比较平稳行走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稍硬的儿童鞋了。底厚5~10毫米比较合适,越小的孩子,鞋底越薄一些。
儿童鞋怎么选(已经可以走稳的宝宝)
折 :对折一下鞋底,如果弯曲的地方不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处,就说明这鞋子不合格;
捏:两手捏一下鞋子的后跟部位,和前部包头。如果没有硬度,说明鞋子不合格。
拧:两手对拧一下鞋子,如果鞋子太容易变形,说明鞋子不合格。
按:把手伸到鞋子内部前掌部位,按一按,如果发现太柔软,说明鞋子不合格。
三、“机能鞋”比较适合已经会走路的宝宝,不适合作为学步鞋
宝宝在学步期间,并不适合穿机能鞋。学步鞋的要求是类似于“赤足”的理念,最适合的学步鞋是“不穿鞋”,因为光脚可以刺激足底神经发育,有利于锻炼宝宝脚趾的抓地能力,并帮助宝宝建立平衡感。(温馨提示:宝宝学走路时,出现一些轻微的“内(外)八”,这是由于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随着宝宝走路逐渐平稳,这些情况会消失,父母无需过分担忧)
四、鞋码选择:鞋子的内长应比脚长要大0.5~1厘米,春秋的鞋子一般大1厘米,夏季的凉鞋大0.5厘米,冬季穿厚袜子可能需要大1.5厘米。买鞋时,应该让宝宝站着试鞋(站着的尺寸会比坐着大半号或一号),并让他“走两步”。当宝宝的脚趾顶到鞋前,后面能伸进大人的一根食指即为合适的鞋码。
冬季给宝宝选鞋,注意避免“保暖但不透气的鞋”
冬天给宝宝选鞋,保暖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透气。宝宝好动,小脚很容易出汗,长时间闷在潮湿的鞋子里,很容易生冻疮、脚臭。并且,小脚丫长期在很湿很热的鞋子里,支撑足弓的肌肉慢慢放松,会导致足弓扁平,脚“变大”。所以,不管是给哪个阶段的宝宝选鞋,鞋子都一定要透气。
各位宝妈还有何妙招或技巧,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