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上海冰雕_长津湖战役“冰雕连”,零下40度,潜伏6个昼夜,美军脱帽致敬(美军向长津湖冰雕连开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3 02:40:47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100    评论:0
导读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悲惨壮烈的一次战役,它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宋时轮将军曾评价其“艰苦程度超过了长征”。 国庆档大片《长津湖》正在热映,电影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被冻成“冰雕”,这一幕让人潸然泪下。 然而,真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悲惨壮烈的一次战役,它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宋时轮将军曾评价其“艰苦程度超过了长征”。

国庆档大片《长津湖》正在热映,电影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被冻成“冰雕”,这一幕让人潸然泪下。

然而,真实的战场远比影片中的场景更令人震撼。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有一场战役,其惨烈程度堪比人类战争史上任何一场战役。

它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夜间温度最低可以接近零下40度。

1950年11月下旬的长津湖,更是50年不遇的严冬。

早在半个月前,正在福建厉兵秣马的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朝鲜战场。

此时,我国东北军分区的后勤部已经在沈阳为第九兵团准备好换装的厚棉衣。

战场瞬息万变,美军机械化部队推进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为了在美军到达长津湖之前布好防线,十几万志愿军来不及换装,只穿着南方地区的单薄棉衣,匆匆跨过鸭绿江,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朝鲜半岛凛冽的寒风中。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从未见过的大雪不期而至,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多度。

很多战士还是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雪。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美军被我军穿插包围,陷入包围的美军10万人开始一路撤退。

遭受志愿军猛烈打击的美军想要带着残兵败将逃离长津湖地区,第九兵团接到命令,狙击将要从死鹰岭撤退的美军。

第九兵团20军59师177团2营的6连在死鹰岭附近的雪地里埋伏着,出其不意地对敌军进行严厉打击。

如果说长津湖天气极端恶劣,那么死鹰岭就是一块死亡的禁地。

战士们怕打草惊蛇,零下40多度,俯卧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即使被冻得全身麻木,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人站起来。

四周静悄悄,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为了抵御严寒,战士们会时不时进行小声交流,以防战友睡着,就会再也醒不来了。

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的耳朵、手脚都被冻得开了裂,直至全身都已没有了知觉。

一位幸存的美国士兵回忆说:“在那个鬼地方,武装到牙齿都没有用,只要出了汗,身上就会结冰。步枪稍不注意就会黏在手上,想要甩开它就必须脱层皮。”

其实,战士们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身体已经精疲力竭,在如此寒冷的的环境中,战士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灭敌人。

由于风雪正盛,美军在雪地里缓慢前行。

随着漫长的等待,有些战士安静得没有了回应,身边的战士伸手去探鼻息,才知战友已经牺牲。然而,他们还是保持着作战的姿势,眼睛看向前面,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时间越久,牺牲的战士越来越多,连长不忍心看着战士们白白牺牲,鼓舞战士们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好继续等待伏击敌人。

可是,连长也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松懈,要死守阵地。

到了夜晚,是最难熬的,温度比白天还低,睡意和寒意裹挟着,战士们承受着非人的考验。

战士们不能生火,只能在无尽的黑暗中等待,时刻保持着清醒。

连长嘱咐战士们,千万不能睡着,不管有多困多冷,战士们牢记在心。

可是,血肉之躯哪能抵御极端严寒的天气,战士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永远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

等到要冲锋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听到冲锋号响起,再也没有一个人战起来。

他们手里紧握着武器,保持着时刻冲锋的姿势,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有的士兵趴在地上用枪口指着前方,有的士兵正做着扔手榴弹的姿势。

整整6天6夜的坚守,全连129名战士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瞬间,成为永恒的“冰雕连”。

一路后撤的美军行至死鹰岭,被眼前这一幕深深震撼,美军全体人员脱帽向战士们致敬。

死鹰岭上并未打响一枪,志愿军部队派人打扫战场时,看到阵地上那一座座冰雕,所有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报告中写道:

战斗打响后,全连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了他们,全连干部士兵,全部都冻死在了战场上。

在整理遗物时,一个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潦草的字迹,可以想象,他颤抖的手在寒风中是怎样哆嗦着写这些文字的。

横撇竖捺,搭建起了一位平凡战士崇高的信仰。

深情的文字,犹如冰天雪地里一面鲜艳的战旗,格外引人注目。

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1952年,宋时轮在换防回国的路上,他眺望长津湖方向,脱帽深鞠一躬,泪水长流。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山河已无恙,巍巍藏忠魂。

如今岁月静好,这盛世如您所愿!

 
关键词: 上海冰雕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3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