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一处古玩市场中,沈小冬正在像往常一样,淘换着宝贝,沈小东是一个古文爱好者,平时下班唯一的爱好就是到当地的古玩市场去转一圈,有的时候也想看有没有机会捡个漏。那天正在躺转悠的时候,他旁边突然来了一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沈小东回头一看,就看见一个头上戴着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一个人站在自己后面。
沈小东就好奇问他:“兄弟怎么说?”那个人也不说话,就从包里拿出一个被布紧紧包裹的物件,跟沈晓东说:“哥,我知道你是行家!有眼光,我这里有个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绝对是好物件,家里实在困难想着把它卖了。哥,要不你看一下?”
沈小东一听也是来了兴趣就问他:“是不是真的,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你先把宝贝拿出来给我看一眼,要真的是宝贝我肯定给你开个高价!”
这男子一听也是从宝贝里亮了出来,沈晓东搭眼一瞧。居然是一个玉玺!上面还雕刻着麒麟,沈小东这一看就感觉到挺好看。他心想“这东西绝对是真的,但是这么好的宝贝,这人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卖自己呢?”要是他在古玩市场里面一亮出来,那绝对也是能够吸引很多人啊!
沈小东这心里就犯了嘀咕了,他心想按照男人这个做法。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东西是高仿的,害怕真正有眼力的人看出来砸了招牌。要么这东西来路不正,可能是土里出来的。于是沈小东就跟这个男的说:“兄弟,你这个东西我肯定是个好东西。但是你这个态度让我拿不准,你得给我撂个实底。这东西是你家祖传的,还是你从土里刨的?”
这个男子听到沈小动这么说,他也明白沈小东的顾虑,他跟沈小东说,自己姓陈,这东西绝对是正当来路的,是自己家祖上传下来的已经传了三代了。他都是准备拿着当传家宝一直传下去的。可最近家里实在是困难,出了点事情。不得已才有卖这个宝贝的想法。老陈还跟沈小东说:“兄弟不瞒你说这东西也不是我家的,是我家祖上从一个叫会龙庄的地方得来的。这庄子,现在还在我们村里呢。要不信的话我就带你去瞧一瞧。”
沈小东看老陈老实巴交的样子也不像说谎,这玉玺也确实是一个好物件,他也想要知道玉玺的来历,为此沈小东也是决定跟老陈一起到他所说的会龙庄去看看。
于是两人也是约定好时间到时候一起到老陈所说的会龙庄去看看。沈晓东其实心里也不放心,因为以前一直没有跟老陈接触过,所以这一次也是叫了两个朋友准备一起驱车前往老陈所在的会龙庄。一行人开车从重庆到了江西的一个小村子里,山路颠簸,沈小东和他那几个朋友一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也就凉了半截。
这东西要是真的话,肯定都是以前的大户人家传下来的。但是哪个大户人家闲着没事会跑到这穷山僻壤?而且现在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这小山村都没有修建好公路,那更别说以前的时候了。
不过老陈却没有注意到沈小东几人的变化,他还是兴致勃勃的跟沈晓东介绍自己所在的村子双凤村。从人文聊到传说,沈小东几人看老陈这么热情,也不好把失落挂在脸上,几人一合计,就当出来旅游算了。
但是等到了会龙庄一看,沈小东和他的几个朋友就全部被震惊。“我的妈呀,在这穷山僻壤的小山村里,竟然有这样豪华的建筑!”只见会龙庄门前摆放的两个巨大的石狮子,门牌上会龙庄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那是金光灿灿。
老陈跟沈小东他们说,他家祖上原来就是在这会龙庄里当长工,后来是得到了管家赏识,所以被赐了这个玉玺。沈小东一看见富丽堂皇的大宅院,就对老陈所说的说法信了一半,不过他还是提出想到农庄里面去看一下
等走近了会龙庄,他才明白原来古人说的三进三出的大宅院到底是什么样的。富丽堂皇,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会龙庄的豪华。
沈小东几人现在就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才会花钱在这处小山沟里建造这么豪华的庄子。于是他们也是把这个问题问了老陈,但老陈跟他们说自己也不太清楚,自打自己小时候有记忆开始,这会龙庄就一直坐落在村子里面,很多老人也不太清楚这会龙庄到底是谁建造的。不过听传闻说这会龙庄是清朝的一个大官建的。
其余的他也不清楚了,眼看老陈是一问三不知,沈小东也是跑到了双凤村的村子里面想问村民,他们当中有没有知道关于会龙庄的来历的。
但是问了一圈才发现,村民们也不知道会龙庄到底是谁建造的,谁什么时候建造的?就仿佛是村里面一夜之间就在村子里出现的一样。
实在是找不到线索的沈小东只能和朋友返回了重庆,但是回到重庆后,沈小东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会龙庄的事情,他查阅大量的资料,也没有查出一个所以然。为了揭开会龙庄的神秘面纱他决定二探会龙庄!
第二次来到会龙庄的沈小东,也特意带来了记者,希望记者能够帮助自己解开会龙庄的秘密。要说如果村子里谁能知道这些事情,那无疑是双凤村的村支书了。为此,他带着记者来到了双凤村村支书家中,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解开这个谜团。
但是村支书也表示,自己根本不清楚会龙庄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不过他给沈小东和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他说,传说很久之前,双凤村也是来了一群陌生的人,这群陌生还是官兵打扮,他们拿着官方批准的文书,就是在村子不远处的山脚下划了一片地。建了一座庄园,后来还在村里大肆购买田地,当时会龙庄建造好了,里面也是就住着一户王姓人家,他们也是当地最大的地主。村支书表示,如果想了解会龙庄的秘密那就需要找到当时的王姓人家后人。
不过,记者没有直接找到王姓后人去询问会龙庄的来历,而是先参观了会龙庄整体的布局。三进的院落,里面共有16所院落,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而且最重要的是,记者发现会龙庄所用的支架木料大多都属于楠木。甚至在前厅上方正中央还悬挂着一匾《祖德流芳》的牌匾,根据专家们考察发现,这是清朝时期康熙御赐的牌匾。
康熙御赐的牌匾,大量的楠木。难道会龙庄是当时清代的皇亲国戚们所修建的吗?要知道,在当时楠木是皇家御用的木材,一般人有钱也不可能买得到的,而且会龙庄整体的建筑布局和村子里普遍的徽派建筑也不一样,记者在刚看到会龙庄第一眼的时候,还以为是看见了紫禁城一样。
除此之外,会龙庄还建造了一个非常高的碉堡,此处碉堡根据村里的村民讲述,在当年江西叛乱的时候,曾国藩还曾带领着湘军借用此处碉堡进行防守攻击。而记者在登上了碉堡后也发现了碉堡所建造的位置处于易守难攻的一个节点,不是专业的建筑人才是不可能这么好的选择这个节点的。
后来,记者还曾找到了村子里最长寿的老人,根据该老人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会龙庄里当过长工,会龙庄里都是由王姓后人在此地居住的。但是令人奇怪的事,住在此地的王姓家族也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此地的主人。
村民们这时候还说,此处有可能是传说中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绅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来说此地不仅有碉堡,甚至还有着不止一条地下通道,而且他们曾经在离会龙庄不远的一处大树下面还挖到了一坛子的金银珠宝。
村书记跟记者表示,当时是上世纪70年代,村里正准备在会龙庄旁边建造一所小学,就在开始挖地基的时候,突然发现此地的地下竟然藏着一整坛的金银珠宝,当时把所有人都给震惊了。
后来因为处于社会比较动荡的阶段,这坛子金银珠宝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因为当时发现珠宝的时候,有不少村民在。但后来在回收这些金银珠宝的时候,村民们都表示自己没有拿。这时候,沈小东也怀疑,可能老陈家里所谓的传家宝并不是会龙村的管家给他的,因为就算是给他,也不可能给玉玺这么金贵的物件顶多给点金银就算了。
当地的人说明说会龙庄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所建造。和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还说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新手大礼包。要知道,当时抄和珅家的时候。所抄出来的钱财就有两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家一年的税收也才只有7000万白银。和珅家一个人就顶上全国三年的税收。
村民们都说,当年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并没有全部抄完,因为他在抄家前就预感嘉庆上台后肯定会自己动手,所以他也是提前把自己的金银珠宝进行转移,而当时负责这一项目的就是他的管家王管家。
这里也是和珅见到此地地处偏远易守难攻,而且根据此地所藏的金银财宝来看,确实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也建造不了这么豪华的住宅。记者觉得村民们所说也可能是事实,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和善当年罪状里面有一条,那就是仿造皇家建筑风格,而可以看出,会龙庄也完全是按照紫禁城的风格来建造的。现在唯一的真相也只有传承会龙庄几代人的王氏家族才能知道了。当记者问到王氏家族的下落时,村支书也是表示,他们现在已经不在双凤村居住了。
因为当时土地改革时期,会龙庄很多东西也都分给了当时的市民,王家一看会龙庄守不住了,也就搬到其他地方去居住。这时候村支书又说了当时土改的时候,不少人家都分到了一些物件,如果急着想看的话也可以过去看一看。
记者听到村支书这么说,也是表示自己愿意到分到物件的人家去看一看这些东西,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们到了那户人家,后来那户人家在听到记者来的目的后也是把他们带走了二楼的阁楼上面。他说当时在土改的时候,他自己分到了两张床,这两张床他平时也不敢睡,因为他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床。现在记者来了正好帮他好好看一下这个东西能值多少钱?
记者在看到这张床的时候也大呼震惊!“我的妈呀,床体都是用紫檀木所打造的,光是床体所花费的紫檀木价值就不知道多了。”而且床上还刻画着各种图案,一张床上刻画着麒麟,蝙蝠,象征着多子多福,另一张床,那就更不得了了,上面刻画了龙凤呈祥。要知道,在当时龙和凤那可是皇家特许的呀。而且就算是麒麟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在床上刻画到的。
现在,记者对于会龙庄的来历,那是更加好奇了。于是他们就来到了王氏家族后人所在的地方。在经过询问后,确定了这户人家确实是王氏家族的后人,记者也是通过询问发现,这户人家已经是王氏家族第12代后人。王氏家族确实是会龙庄的管家,并不是会龙庄的主人。
记者也是向他们询问会龙庄到底是王氏家族帮助和珅看守的。面对记者的询问,老王还是不肯说,因为他说这是自己家族上流传多年的秘密,一般都是王家的当家人死之前才把子女叫到跟前说的,但是后来经过记者的开导后,王氏家族也愿意解开这封存百年的秘密。
根据王氏家族后人说,这会龙庄确是和珅所建的,而他们原来是和珅的大管家,在当时和珅觉得嘉庆会对自己动手,于是就叫他们在江西,天津等地购买大量的田地,建造庄园并进行财产转移,但没想到嘉兴的动手实在太过迅速,财产还没有转移,和珅还没有跑路,他就把和珅给咔嚓了。
最后这处庄园也成了无主之物,但是他们的祖辈信守着对和珅的承诺,一直对庄园进行看守,就想等着某一天和珅的后代能够回到此处。后来王家后人还跟记者说,他们还为和珅修建了一座墓。记者过去才发现,这座墓是当时和珅还没死的时候建造的。所以也是没有刻画名字,但等和珅死了之后,他并没有能到会龙庄,所以此地的墓也是当做成了一个纪念。后来,当记者问道有没有能证明会龙庄是和珅下令修造的避难之所的证据时王家后人也表示并没有。因为他们所听到的也是祖上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
对此,记者也是不敢对会龙庄主人的身份妄下定论,后来会龙庄也成为了国家文物保护的一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