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第一个解开古埃及文明之谜的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及古埃及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一千多年里没人能够破解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他奇迹般地把那些神秘符号给破译出来,让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文化被世人所了解。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然而,商博良揭开古埃及文明之谜后,却突然生病而离世,宗教界的人说他在卡纳克神庙前触怒了神明,遭到了神明的惩罚,医学界的人说他是得了中风而死。
真的如宗教界的人士所言吗?
商博良是一个绝世稀有的语言学天才,他出生于1790年的大革命时代,自幼开始对古埃及文化高度痴迷,5岁时开始学习古文字,11岁时开始研读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波斯文、梵文、中文和希伯莱文,12岁出了第一部著作《名犬历史》。1822年开始破译罗塞塔石碑,1824年成功破译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及字符含义,制定出了完整的古埃及文字字符与希腊文字符对照表,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1826年商博良担任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之前,他的家庭生活拮据潦草,他没有一个能支撑起养家糊口的体面工作,就在他的妻子为了一张即将出生孩子的婴儿床发愁时,他还在到处收集一些古文字文物。尽管妻子为此牢骚满腹,但还是默许支持他的事业。
商博良结婚成家后对古埃及文化更加痴迷,他苦于没有研究价值的材料而愁眉不展,随拿破仑征服埃及的远征军科考队所带回来的罗塞塔石碑被破译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亲自去埃及考察。
改变商博良命运的是一块浮雕文物,来自底比斯古城的丹多拉神庙的石头浮雕------丹多拉黄道带,当这块浮雕运到巴黎后,虽然给宗教界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但却给商博良带来了事业上的商机。
教会的人担心丹多拉黄道带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会冲击教会的权威理论,《圣经》描述了在公元前2349年前地球上所有的文明都被大洪水所毁灭,地球上没有任何文明的古老程度会超越大洪水时期,《圣经》就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书,没有任何理论可以挑战教会的理论权威。
丹多拉黄道带是从丹多拉神庙的上顶拆下来,浮雕背后的信息跟古埃及的天文学相关,路易十九国王派亲信大臣到卢浮宫跟教会的人密谋,达成了让文物的信息证据不会对教会构成挑战和威胁的目的。
商博良是个反宗教人士,教会和路易国王想利用他对外宣布浮雕的鉴定结果,为了确定浮雕的年限是不是超越了大洪水时期,他们想让信奉宗教的专家进行了鉴定,认为确实是晚于大洪水时期的东西。
商博良被邀请到了卢浮宫,利用自己的特长他鉴定出浮雕是古希腊时期的产物,年限不超过1500年,这让教会的人和路易国王感到很满意,于是聘请了他当上了卢浮宫的馆长。
随着更多的古埃及文物被运到欧洲,文物的考古鉴定成了一个大问题,众多的考古学家对古埃及文物上的象形字符束手无策,商博良的才华开始崭露头角了。
路易十九国王是一个收藏文物的狂热分子,他到处花钱购买古文物。1826年路易十九从意大利探险家手里购买了大量的古埃及文物,派商博良前去鉴定议价,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商博良的名气传到了梵蒂冈的教皇中心,教皇十二世里奥知道他是个反宗教人士,为了讨好安抚亲自接见了他。
商博良尽管反对宗教信仰,但他深知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可以借助教皇的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自己的影响力越大,就离他去非洲考察的机会越近,自己实现梦想的可能就越大。
当上了卢浮宫馆长的商博良尽管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水平,但还是面临着一系列资料不足的问题,让他的象形文字理论停滞不前,他必须要深入古埃及的文化发源地去考察。
路易十九批准了商博良前去埃及的请求,为他配备的人力资源是七个画家,因为考察的目的不是寻宝,而是让画家们抄画宝藏文物上的字符图画,这在当时没有相机的情形下是最好的考古策略。
1828年8月18日,商博良终于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埃及,他见到了让他梦牵魂绕的金字塔,他激动地亲吻起了滚烫的沙漠土地。
他们最先来到了最大的金字塔-----吉萨金字塔,随行的画家论起了画笔,记录下一道道的壮观雄伟的画面。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金字塔内的象形文字,他的团队在尼罗河附近的绿色区域走访了大量的地方,在走访中探讨一些字符跟真实事物的对比,因为象形文字就是根据真实的事物演化而来。
然而在吉萨金字塔内所发现的象形文字很少,很难让人了解金字塔的来龙去脉,他必须要去更多的地方寻找更多的发现,下一站他们去了萨卡拉金字塔。
萨卡拉是古埃及的古都曼菲斯的大型坟墓,众多的王室成员及上流社会精英死后都会埋葬在那里,萨卡拉金字塔则是古埃及最古老的一个梯形金字塔,商博良在一块岩石上发现了金字塔的设计建造专家的名字因霍德普,而后来的众多金字塔的设计思路都是从因霍德普的设计思想中延续而来。
萨卡拉金字塔的坟墓早已被洗劫一空,商博良在金字塔内部发现了大量的石雕壁画,形形色色的符号和图画让他欣喜若狂,这些无法被盗墓贼带走的东西,正是他所要苦苦寻找的宝藏。
商博良开始研究那些鬼怪的字符,他运用自己对科普特语研究的深厚造诣基础,很快就翻译出了一些壁画上的字符和图画含义,其中在一个叫做曼诺弗利家族的墓室壁画上,他惊恐地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这个家族的坟墓来自大洪水之前,这个重大发现足以让教会的人愤怒,足以引起宗教界的恐慌,足以让他引来宗教界的言论攻击,为了息事宁人他选择了沉没,没有将这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他发誓在有生之年死守这个秘密,他兑现了自己对路易十九的承诺。
就在他为此震惊之时,商博良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剧烈的头晕让他感到难以安宁,他当然不会相信是自己发现了"天机"而受到了神灵的诅咒,只是觉得自己可能是受连日劳累的影响所致,没放在心上。
商博良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所发现的这一重大问题,并不是我的想象力所能想象出的事物,我看到的事物和得出的结论会将很多的研究理论推翻,也包括我自己以前的一些重要理论,毫无疑问,这一结论一旦公布会引发强烈的"地震"。
商博良知道了曼诺弗利家族坟墓是第五朝代的产物,通过计算第五朝代较于大洪水时代更加古老,这无疑表明古埃及文明早在大洪水之前就已经存在,根本没有受大洪水的影响而继续兴衰延续,《圣经》的故事描述会被推翻。
象形文字的破解同时激起了商博良的考古疑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几千年前的古文明有如此惊人的文明成就?古埃及人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建造金字塔,金字塔究竟蕴含多少惊人的文化秘密?
商博良继续在象形文字中寻找古埃及文化的线索,他们继续南下到达了埃及古都底比斯(现在的卢克索),他找到了卡纳克神庙遗址,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放在今天依然如此。
在考察中商博良发现,如此巨大规模的精致建筑群体绝不是一个像欧洲这样体量的文明所能承受得起的,其宏伟庞大的规模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在几千年前能够建造出来,无论从技术水准还是建造规模来看都会让人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
卡纳克神庙的壁画石雕表明,宏伟的建筑是献给最伟大的神明阿蒙的,不过令人不解的却是被注明伊斯拉美西斯大帝,商博良破译了卡纳克神庙的象形文字。
1829年3月,商博良团队到达了帝王谷(拉文埃尔穆鲁克),帝王谷位于卢克索的尼罗河泮,是古埃及帝王的集中墓地,之前的金字塔墓穴屡屡被盗,让金字塔之后的帝王选在了帝王谷偏僻地带埋葬,包括后来的图坦卡门和拉美西斯后世。
帝王谷曾经在500年中成为帝王的专用墓地,山谷中分布隐藏着至少60多个陵墓,其中体量最大装饰最豪华的是塞提一世陵墓,在壁画浮雕的象形文字的描述中,塞提一世是一位拥有跟太阳神一样有影响力的帝王。
商博良的头脑眩晕时不时地会招惹他一番,他为了完善自己的象形文字理论,还需要走访考察更多的地方,他不得不忍着病的折磨继续工作。通过对象形文字的解读,他了解了古埃及人的宗教文化,木乃伊的制作及祭祀活动的信息等等。
然而无情的病魔终于把商博良放倒,在法老的陵墓中他倒地不起,所有的人都想打道回府,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见继续考察,他认为自己刚刚才有了重大发现,此时返回将会前功尽弃。
在帝王谷商博良读懂了古埃及人的宗教文化体系,了解了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场景,随着古埃及文明的秘密被一 一揭开,商博良最后失去了走路的能力。
1922年图坦卡蒙的陵墓在帝王谷被霍华德.卡特发现,后来的考古学家应用了商博良的研究成果,解读出了图坦卡蒙陵墓中的历史信息。
商博良掀开了古埃及人的神秘天机,自己的身体却蒙受了致命的打击,回国后不久就离世了,医生说他的死亡是因为中风,但宗教界的人却说他是受到了神的诅咒。
虽然商博良破译了象形文字,但由于所遗留下来的考古信息仍然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直至当前,金字塔建造设计之谜仍然众说纷纭,有一部分的学者不认为是古埃及人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