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看过神秘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的读者,还是看过根据其改编,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的《天道》的观众,都对其中的主角丁元英佩服的五体投地。
丁元英不仅名牌大学毕业,而且深谙人性,具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能,创造了私募基金的财富神话和王庙村的扶贫神话,被得道高僧智玄称之为离得道只差一步之人,更是让“白富美”的天国之女芮小丹以身相许,这样的人大概我们只能仰望,却不能望其项背。
高人丁元英
如果说以前的丁元英也是一个频繁跳槽,娶妻结婚、愤世嫉俗、贪财好色的男人,你会相信吗?虽然在神秘作家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对丁元英的过往描写并不多,但是从其简历和朋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窥测到丁元英不为人知的过往,其实过去的他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
01读书改变命运人生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读书,第二次是婚姻,第三次是自我觉醒。罗翔老师说:“人生充满了无奈,95%的东西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这是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可以自己把握,丁元英就把握住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丁元英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家中的老二,有一个哥哥和妹妹,父母靠着经营一家茶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丁元英刻苦努力学习,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留学柏林卢森堡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因此说丁元英能够成为高人,和刻苦读书是分不开的,即使隐居柏林期间,也保持着读书学习的习惯。
具有读书习惯的丁元英
芮小丹问丁元英:“你整天呆在房间里,在干什么”,丁元英说:“在书本上和网上看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实就是在读书学习。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读书有个诀窍,就是以兴趣为出发点,去探求知识,结果感兴趣的东西越来越多,探求也越来越深入,自己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
02毕业后落魄的无奈读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这是很多人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不断问自己的一句话,我们读了很多书,面对社会的毒打,我们依然很无奈,丁元英也是如此的。从他的简历来看,1985年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1989年就职于北京通达证券公司,1992年3月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1994年1月辞职。由此可见丁元英也像我们一样,毕业后也一直迷茫着,在不断跳槽中找寻自己。
刚毕业迷茫的丁元英
丁元英于1990年2月在北京结婚,同年8月离婚。丁元英的前妻说:“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包容到让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当你快要憋死、快要疯掉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字,逃!”由此可见丁元英的婚姻生活也和我们一样是一地鸡毛。
事业不成功,婚姻又失败,丁元英鬼混了一年。芮小丹问肖亚文:“鬼混是什么意思?”肖亚文回答说“酗酒、女人,花天酒地那套呗。”由此可见,丁元英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男人的那点爱好他都有,而且面对挫折和困难,也会颓废。
颓废的丁元英
03创业期的艰难丁元英没有一直沉沦,而是开始创业,但是他和我们一样,缺少创业的启动资金,于是他找到了朋友丁元英和詹妮及郑建时,作为老朋友他们知道丁元英的才华,愿意给丁元英做担保人,其中最大的担保人是詹妮,所以注定了只能从德国拉投资。
芮小丹问肖亚文:“什么是私募基金?违法吗?”肖亚文说:“简单地说就是你的资本,我的头脑,大家一起在股市上捞钱,包你只赚不赔。”芮小丹不屑地说:“天下哪有包赚不赔的买卖?” 肖亚文说:“你以为德国人的钱就那么好用啊?赔钱是由经营风险担保方承担,与投资人没关系。”由此可见没有詹妮等朋友的担保,丁元英一个马克也拉不来,可见创业前期也是非常的艰难。
芮小丹和肖亚文的对话
丁元英说:“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的风险。”可见操纵私募基金的丁元英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重压,其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停手私募基金后,遭到资本的刁难,冻结了他的赚的钱,3年以后才能解封,于是就有了丁元英在古城静养的一段时间。
04丁元英的性格丁元英的性格在我们看起来闲云野鹤,超凡脱俗,永远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也永远不与人争辩,但是让你想不到的是,他曾经也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他好友韩楚风和詹妮的话中就可以得知。
丁元英的好友韩楚风
詹妮对丁元英说:“你没有在柏林大学的时候健谈了。韩楚风也对丁元英说:“元英,这几年你变了不少,越来越低调寡言了。你那股拔刀见血的劲儿哪去了?”作为相处多年的大学同学,对丁元英是非常了解,由此我们判断出丁元英也是一位拔刀见血的愤青。
丁元英的性格为什么变了呢?就是因为他经历的事情多了,很多事情看透了,更加沉稳了,更是因为他参透了强势文化,证到“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他成为一个从来不会去做祈祷、只判断事物和接受结果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至于最终的结果,时好时坏,他都选择平静的接受。
参透悟透了的丁元英
05对于酒色财气酒色财气是人的四大欲望,以前的丁元英几乎全占。虽然他不胜酒力,但是他特别爱喝酒,在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中,第一集就是很多人聚集在丁元英家喝酒,好友李志江说:“你不胜酒力,但是这些小子却爱凑到你这喝”,可见丁元英也是一个爱喝酒的人,而且肖亚文的那句“酗酒、女人,花天酒地那套呗。”也佐证了丁元英对酒的迷恋。
同样丁元英也是性别男,爱好女的人。找女人,花天酒地,就是男人的那点爱好,也是一个在万花村中过的人。所以他对女人有着很清醒的认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他认为:“唯女人和小人难养也”。他无意摧残女性,但是也不想让女人摧残,这是经历过后的感悟。
芮小丹对丁元英的表白
面对芮小丹的赤身裸体,并不是他多么的君子,而是源自于清醒和自卑。没有在万花丛中过的经历,面对绝色的芮小丹,他不会有这份清醒和定力,更不会体会到芮小丹的意思,也不会感觉到自卑。他知道芮小丹要的是强势文化的魂,但是他没有,芮小丹以一定的高度看待他,但是他没有达到,所以他很羞愧,只能冒着雨逃跑了。
丁元英能够做私募基金表明他对金钱的渴望,毕竟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手段,但是他能够在私募基金最赚钱的时候停手,说明他没有在金钱中迷失,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丁元英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吗?是他不在乎金钱吗?不是,他比谁都在乎金钱,但是他知道金钱的作用,并不是盲目地去赚取金钱。他知道金钱可以让他有条件过上他想过的生活。对于芮小丹的前途命运,他也用金钱给予了判定和考量,对于他和芮小丹的爱情,他也用金钱给予了最大风险的规避,可见他是看透了金钱的本质。
看透金钱实质的丁元英
丁元英一直说:“我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一个好东西”,人的四大欲望酒色财气,他全占,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来判断,他的确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他对待酒色财气却有着清醒的认知,他知道酒是迷人心智的东西,所以他很少喝;他知道芮小丹是绝色美女,但是他没有采摘;他知道金钱的魅力,但是他更注重它的作用;他知道生气是没有用的,所以即使从来不在乎别人的误解,正如芮小丹说的丁元英是最世俗的人,但却与世俗格格不入。
综上所述,以前的丁元英也是一个贪财好色,迷茫无助,愤世嫉俗的人,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两样,为何他一下就变成高人了呢?这并不是像金庸武侠小说中得到某位高人的指点,更不是像西方科幻小说中,被蜘蛛咬了一下,拥有了特异功能。他是不断学习不断参悟不断精进的一个过程,由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成就了高人丁元英。
高人丁元英
丁元英说:“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籍”,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我们都沉迷在弱势文化当中,想一朝成名,想一夜暴富,想贵人相助,一飞冲天,但是这都是妄想。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我们才能成功,要想发财,要一步一步地努力,开源节流;要想获得女人青睐,就一点一点地提升自我;要想见到彩虹,就要在风雨中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