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猪水肿病的起因及其防治方法(猪水肿病的起因及其防治方法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8 20:07:4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624    评论:0
导读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疾病,又名猪胃肠水肿。 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散发性的疾病。 死亡率较高,给仔猪培育造成较大损失。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疾病,又名猪胃肠水肿。

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散发性的疾病。

死亡率较高,给仔猪培育造成较大损失。

猪水肿病的防治

猪水肿病的发生,主要由特定的应激因素诱发并伴有以下特点:

诱发因素1

本菌在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的仔猪肠道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通过消化道传至其他健康猪。

诱发因素2

仔猪在断奶前后由于饲料和环境的急剧改变,管理不善,圈舍卫生条件差;或突然断奶;或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等,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发病。

诱发因素3

仔猪断奶后,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引起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本菌的繁殖和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诱发因素4

以春秋产仔季节发生较多,气候变化,阴雨潮湿,由于寒冷的作用,使仔猪受凉,抵抗力减弱,本菌在肠内大量增殖,产生内毒素,并经吸收后引起速发性过敏反应,而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水肿。

诱发因素5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与仔猪特异性抗体的减少或消失有关。出生后发生过黄痢病而康复的仔猪,一般不再发生水肿病。

诱发因素6

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时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常是仔猪群中突然急速死亡1~2头,其他仔猪不见发病;有时较多仔猪先后发病,有时一群仔猪中几头发病,而在远隔猪栏中的仔猪中又有几头发病。总的趋势是发病率差异很大,而致死率甚高,可达80%~100%,一般不广泛传播。

猪水肿病的防治

水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在疾病暴发初期,常见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

发病稍慢的早期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多数病猪体温不高,有的升高到40.5~41℃,行走不稳,摇摆,四肢运动不协调。

有些病猪无目的走动或转圈,或类似盲目乱冲。

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跃;当各种刺激或捕捉时,十分敏感,触之惊叫,突然倒地,四肢乱动弹,似划船样动作,空嚼磨牙,口流泡沫液体。

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腹泻或便秘。

病猪常见眼睑水肿,严重时上下眼睑间仅现一小缝隙,然后逐渐延至颜面、颈部、头部、肛门水肿,甚至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指压留痕。

病程较快,除最急性死亡外,一般在3天以内死亡或可耐过。

年龄稍大的猪,病期可长至5~7天。

猪水肿病的防治

水肿病的主要解剖病变: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

病变1

眼睑水肿,水肿液为无色透明的胶胨状。有时于颞部、下颌间、后颈、股前及腹股沟等皮下也能见到水肿。鼻黏膜有散在出血点,鼻黏液增多。

病变2

胃肠壁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幽门附近的胃大弯部,严重的可扩展到食道和整个胃底部。少数病例水肿面积较小,仅有五分硬币大小或更小。水肿部胃壁显著增厚,可达1-2cm,浆膜平滑有光泽,剖开时自切口处流出水肿液,切面上见到水肿液浸润于黏膜与肌膜之间显著增宽,呈灰白色或黄色透明的胶胨状。大结肠和盲肠也常见同样的水肿,小肠水肿发发率低且程度也轻。部分发病猪不表现明显的胃壁水肿,而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在临床上出现下痢,剖检胃肠黏膜分泌的黏液显著增多,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点。随后可逐渐出现胃肠壁水肿。

病变3

结肠肠系膜呈透明胶胨样水肿,充满于肠袢间隙。全身淋巴充血水肿,有时还有出血,以肠系膜淋巴结的水肿为最严重。

病变4

临床有神经症状的猪脑干部有脑软化灶,并且两侧对称发生倾向。软化灶呈灰黄色,切面上秒显凹陷。有时软化灶多髓质延伸至尾状核,还有一侧性分段状或两侧灶性分布的情况。

病变5

有时可见心外及呼吸道黏膜处有少数出血点,肺充血水肿,肾周围组织水肿。

猪水肿病的防治

水肿病的防控措施:

措施1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以少喂多餐的原则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从外地调来的仔猪,尽量保持用原饲料和饲喂方法1周以上,然后逐渐改喂本场饲料,使仔猪逐渐适应。

措施2

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应用全价料饲养。避免日粮单一或蛋白质偏高,要适量供给青绿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措施3

断奶仔猪于饮水中投喂复合酸制剂,连服7天,即可达到预防仔猪水肿病的目的,对疑似水肿病的仔猪,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或磺胺嘧啶1周,可有效地控制水肿病的发生。

措施4

哺乳期加强补硒与补铁,补硒采用在仔猪3~5日龄肌注0.1%亚硒酸钠溶液0.5毫升,60日龄再注射1毫升;补铁采用在仔猪3~4日龄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剂等,以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措施5

14-18日龄仔猪注射水肿病的多价灭活疫苗,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措施6

水肿病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对症治疗,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发病早期,可用活性炭20克加水200毫升灌肠,以使其吸附毒素,阻止机体吸收,等1-2小时后,用人工盐100克或硫酸镁50克加水400毫升配成溶液再灌肠,使活性炭吸附的毒素排出体外。或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针5毫升/头;肌肉注射水肿抗毒素每头每次5毫升,2次/天,连用3-5天,地塞米松每头每次5毫升,2次/天,连用3-5天;肌肉注射1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10毫升/次,2次/天,同时给病猪辅助注射呋噻咪每天1-2毫升,每天一次,直至症状消失。

强心可以使用肌肉注射20%安钠咖1ml;可耳大静脉推注50%高渗葡萄糖10ml;也可以对已病猪注射肾上腺素2ml或安钠咖5ml+地塞米松注射液2ml。

对有腹泻的恶性水肿可后海穴注射,同时使用痢菌净、卡那霉素、呋塞米或恩诺沙星、得米先、阿托品等药物。

对脑水肿的病猪可用50%的葡萄糖20-40ml或20%的甘露醇50-100ml或20%山梨醇50-100ml静注。

措施7

中草药对此病的防控与治疗:防风10g,大蒜10g,商陆5g,猪苓5g,生姜5g,白术5g,苍术5g,白茯苓5g,车前草10g,云曲7g,滑石粉10g,黄柏5g,黄芩5g,泽泻5g,水煎去渣,熬制成150-200ml,分3次灌服,1天服完(上述药物为1头猪用量)。

措施8

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用补硒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猪水肿病的防治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养猪方面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我们【牛一点农业】,谢谢!

 
关键词: 血素斑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766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