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去到昆明,在酒店做作地发了条朋友圈,没想到引来很多朋友评论“穿这么多!你不热吗?”
8月初,全国绝大多数城市还在秋老虎的时节,昆明却永远的20度出头,舒适的四季如春。
朋友圈照片背景中的古宅距今已快一个世纪,同时也是此次入住的酒店——银柜精品酒店。银柜坐落于昆明市中心最为繁华的南屏步行街,却将喧哗隔绝门外,闹中取静,如同世外桃源般安然自得。银柜的前生是福春恒商号,建于1924年,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右侧便是银柜,轻叩木门,管家会前来开门。
宅院坐北朝南,由一个“三坊一照壁”和一个“四合五天井”院落纵向串联组成“六合同春”式格局。“六合同春”在大理很常见,是典型大理白族的建筑形式,而银柜是昆明市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该建筑形式。
所谓“三坊一照壁”是指,阳光照射到一面空白的墙壁上,反射的光可以为另外三面的房间带来柔和的光线。
而“四合五天井”则是,古人把一面房间和走廊看作一个天井,所以四面小天井再加上围合而成的大天井就组成“四合五天井”。
两个不大的院落共只有15件客房,每间客房的名字都是由当年云南省最大的15间商号命名。
前台的背板上便是这15件商号的名字
办入住的时候,前台的一本图册引起了我的注意,翻开来是客人留下的住店体验,都是发自肺腑对这间2016中国最佳设计酒店地留恋不舍。淡雅的文字,令我对入住于此满怀期待。
客房木质门窗和瓷砖完全保留了当年的模样,一切都显得自然而朴素。一眼望去,看不到扎眼的电视和空调。原来,电视被藏进了柜子里,而由于昆明的冬暖夏凉,客房不需要空调,所以只配了吊扇。
房门是最传统的钥匙开锁
客房的用品尽可能减少现代化的痕迹,棉质拖鞋质感古朴但色彩又很时尚,牙刷和发刷等洗漱用品选用木材制成,还被藏在不起眼的布袋里。
云南曾经是马帮地带,镀铜洗手池的设计灵感便来自马厩。
“勿扰”和“请打扫”的门牌也更接地气
下午时分,管家送来银耳汤作为下午茶。恰逢昆明雨季,便待在院里喝茶听雨,院内鸟语花香,仿佛穿越到了一个世纪前。
酒店虽小却五脏俱全,“饕”、“雅”、“醺”分别为餐厅、图书屋和酒吧。“饕”提供单点式早餐。
特色的云南过桥米线,亲测汤底浓厚微咸,有火腿的香味。店家说,汤底是由老土鸡、猪骨、老鸭、火腿和干瑶柱等熬制12小时完成,保证了无添加和原汁原味。还自豪地称他们家的过桥米线不敢说是云南省最好吃的,但绝对是昆明第一。
当然还有很多选择,云南春卷、红茶泡饭、稀豆粉、烧饵块都是最地道的本地早餐,每天变着花样吃,绝对值得一试。
图书屋“雅”的位置原来是商号存放金条和纹银的地方。原本两层的阁楼,改造的时候把二层阁楼的木板拆下并全数保留用到了客房里。管家告诉我,这里的部分藏书来自云南省博物馆,所以常常吸引文人雅士到此一座。
酒吧“醺”提供各类酒水饮料。地面看上去有些破损,因为保留了九十多年前由法国进口,经越南转运过来的地砖,不过现在看来,几何的图案也有点 GUCCI 的时髦感。
墙上的黑白摄影作品,是当年法国驻昆明领事方舒雅所拍摄。共洗了十版,这就是店家搜藏的其中一套原版。图像让时间定格,历史会自己说话。
入住银柜,一砖一瓦或是一景一物都仿佛静止,酒店的整个改造过程以修旧为旧的方式最大化地保留了建筑原本的样子。
文革时期留下的痕迹(破私立公 破旧立新)
赏花听雨、喝茶遛鸟,昆明百年来的市井记忆在这里诉说。银柜是关于家的味道,也是回归生活的地方。
文字丨PD
图片丨PD、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