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作者:财经有料哥、小天,更多内容,公众号:财经天天有料(ID:caijingyouliao)
科创板首批IPO公司刚刚过会,由于在科创板上市实行的将是注册制,过会看的内容和标准都与目前核准制有很大的区别,这也让股民和公众再度将眼光注视目前实行的核准制下,众多上市公司们上市前后的变化,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审核效果。
据沪深交易所公开信息统计,2016-2018年在沪深股市A股市场成功IPO上市的745家非金融类企业当中,已经有高达236家上市公司的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负了!
料哥看到这个数据也是感到触目惊心:高达三分一的上市公司在IPO上市之后,在成功地募集到数以亿计的资金扩大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业绩却不增反降,迅速由上市前的白富美变脸为上市后的黄脸婆。
再细分一点到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各个板,最近三年有262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上市,结果统计一下它们刚刚披露的2018年年报财务数据,有108家业绩负增长,占这期间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超过4成!
而深交所中小板最近三年有167家公司上市,统计一下2018年年报,有高达74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负增长,情况比刚才说的创业板还要严重!
料哥找到一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业绩快速变脸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看了一下,心中顿时产生诸多的疑问。
越博动力(股票代码:300742 ),2018年5月成功IPO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就这么一家上市刚刚满一年的次新股,目前居然业绩为负了!这脸变得比广州目前的骤阳骤雨的天气还快,而它的股价自从打开连续一字涨停板后,也大跌超过7成:
它2018年的业绩就已经开始出始下滑,归属净利润由2017年的9426万元大幅降至2121万元,而且更严重的是扣非净利润由2017年的7970万元降为大幅亏损4023万元!
而根据它刚刚披露的一季报财务数据,归属净利润已经是亏损1603万元,扣非净利润2387万元: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巨大的业绩下滑和亏损,有多重原因,比如宏观经济和微观方面等等。
但是,料哥看到其中一个很明显存在财务瑕疵的问题就是它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52、6.54、9.00亿元:
而这营业收入居然都比它同期的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金额要少!
应收款项连续多年都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一个合理、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这家上市公司这几年销售出去的大量商品,就一直没能把大部分的钱(销售货款)给收回来!
料哥于是再翻查一下它的现金流量表,果不其然。2014年至今,这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就一直为负数,通过长期采取赊销的模式在扩大其过去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收不回现金的“销售”和利润,就如同镜花水月,这历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应收款项,是产生坏账损失风险的温床。别看账面上过去几年都有几千万元的“净利润”,但只要这10几亿的应收款当中出现了哪怕10%的坏账损失,就能立即让它转盈为亏!
这种财务上有如此严重瑕疵的公司,居然成功地在去年实现IPO上市了!
而目前刚刚满了12个月的限售期,15个股东(其中自然人股东2名,非国有法人股东13名)的股份于5月8日减除了限售,而它的部分原股东和高管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进行减持变现了。
根据6月6日发布的公告: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高超先生出具的《关于计划减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高超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73,44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127%,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200,000股公司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0.2548%。
根据限售股解禁安排,这家公司在7月1日还将有464.75万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我们就泡壶茶,静静地看看他们后续是如何地减持套现。
股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喜欢我们原创财经文章内容的话,欢迎关注、点赞、留言和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