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为国争辉南通人丨吴建新:小阀门里有大“神通”251件专利改写中国阀门“卡脖子”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8 19:38:2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247    评论:0
导读

30多年前,神通阀门还是启东的一家乡镇小厂,如今却已成为国内核电、煤化工、能源石化、冶金阀门制造领域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公司董事长吴建新的苦心经营,多年来,他矢志追求“以国产代替进口”,带领企业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30多年前,神通阀门还是启东的一家乡镇小厂,如今却已成为国内核电、煤化工、能源石化、冶金阀门制造领域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公司董事长吴建新的苦心经营,多年来,他矢志追求“以国产代替进口”,带领企业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眼下,在神通阀门的橡胶车间,一种新型橡胶膜片正在试生产。该产品用于核电站内的调节阀,过去全部依靠国外进口,不但价格高,而且可靠性、稳定性也得不到保证。今年,神通阀门历时6个月,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橡胶膜片,产品性能大大优于进口产品,得到了中国广核集团的高度肯定。

长期以来,我国核电站所使用的阀门产品几乎都被进口产品所垄断。为配合国家核电阀门国产化的发展战略,在吴建新的引领下,从本世纪初开始,神通阀门就大力投入到核电阀门的自主研发之中。近年来,企业先后研制出上装式核电球阀、核安全壳空气隔断阀等高精尖产品,改写了中国核电阀门“卡脖子”的历史,有力保障了国家核安全。

1981年,吴建新从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神通阀门的前身启东阀门厂工作,从技术员到董事长,他先后参与开发了水渣蝶阀、气动煤气蝶阀等新产品,填补了众多国内空白。2001年,国内钢铁企业开始推广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这一节能减排系统,对相关阀门的性能提出了新要求。吴建新带领研发人员,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率先为莱芜钢厂研发出特种冶金阀门,一举取代了日本进口产品。

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淘汰。目前,神通阀门共拥有授权专利25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尤其是近三年来,平均每年的专利申请量达60件以上。

 
关键词: 吴建新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470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