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1999年,一个男孩考上了南京一所211大学。
6200的学费让穷困潦倒的家庭犯了难。父亲带着全家人东借西凑,只能拿出5900。
他硬着头皮带着这5900块钱去学校报道,缴费的时候,和老师发生了这么一段对话:
“老师,我钱不够。”
“你有多少钱?”
“5900。”
“你一个学期生活费加上应急要留至少2000,你就打一个2300的借条吧。”
他打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欠条,顺利上学了。
第二年,第四年,又欠下学校两张欠条。
毕业后第三年,他才把这些钱还上。
可上学期间和毕业后的那三年,没有一个人催他还过钱。
即使学校按规定暂扣了他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还是贴心地为他额外开具了证明,不影响他毕业找工作。
三年后,他还清了欠下学校的8700块钱,拿回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这是知乎用户@real 在问题“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哪里”中,写下的亲身经历。
回答的末尾,他说,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不会让任何一个真心想上学,而纯粹因为贫困无法继续读书的孩子失学。
诚然如此,但还是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境遇,连教育的大门都看不见。
幸运的是,和这个给学校打欠条的男孩一样:
有人在接力为他们兜底。
老朋友们应该还记得,去年的9月8号,耳朵成立了一个“战队”。
一个帮助像耳朵一样指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都能读上书的公益战队——王耳朵读书圆梦人。(1年前,在工地上接到录取通知书,被清华校长点名的寒门状元,现在怎么样了)
当时,我写到了两个孩子,浙江金华兰溪市的姐弟,小梦和小瑜。
他们家中赤贫,屋里几件家具已经腐旧。唯一的光源,是一个瓦数微小的灯泡。
姐弟俩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苦苦求学。
小梦和小瑜的家
五年级的时候,小梦在斑驳的墙面上刻下“认真读书,必须考上”八个字,激励自己学习,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如今几年过去,姐弟俩终于迎来了曙光。
耳朵前几日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得知,小梦考上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现在正读大三,暑假期间曾在杭州实习。
小瑜刚升高一,不出意外,也会如姐姐一般逆转自己的命运。
而成就这一切的,便是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圆孩子求学梦”项目。
02
一团火,点燃了一个家庭生的希望。
火势渐旺,为更多的孩子带去了温暖。
浙江丽水市松阳县的小鹏,父亲在他5岁时病逝,半年后母亲改嫁。
他和姐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艰难地完成学业之余,每周还要上山干活,贴补生计。
小鹏很乐观:“干活很累,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快乐。”
然而,灾难偏偏不放过这个孩子。
小鹏读四年级的时候,家里本就破旧的房子,被邻居家一面倒塌的墙压塌了。
奶奶虽然逃了出来,但被掉落的砖块砸得头破血流。
爷爷不幸被压在危墙之下,全村人找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奄奄一息的老人。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全家人掏光了家底才勉强让爷爷活了下来,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等待着姐弟俩的,不仅是风雨飘摇的生活,还有难以继续的上学之路……
“圆梦助学”项目获悉后,对小鹏和姐姐进行了关心和资助,缓解了小鹏上学的经济压力。
虽然如今小鹏已经考上了高中,姐姐也正在读高中,但姐弟俩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全家来说仍然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苦难没有将他击溃,他依旧坚强而努力:
“我十分感谢学校和一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社会。”
丽水市一名初中毕业班的女孩小雨,是单亲家庭,和有听力障碍的妈妈相依为命。
多年来,她和妈妈的生活费仅靠政府低保金,以及舅舅等亲戚接济艰难维持着。
小雨没有辜负“圆梦助学”项目的扶持,在读初中时不仅获得过“三好标兵”、“进步之星”、“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还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同学们的学习模范。
这个暑假,同龄的很多毕业生可能还沉浸在考试结束的喜悦之中,但小雨已经开始在网上找高一的网课开始学习了,希望自己能够在高一分班的时候进入重点班。
“我即将迈入高中阶段,我定将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支持我的好心人,将来工作后也会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黑暗的人生,终于被凿出了裂缝。
阳光从罅隙中渗透过来,他们得以顺着光,看清前路,继续前行。
更可贵的,是这些受到帮助的孩子,都选择成为当初照亮自己的光。
他们甘愿,去划破别人的至暗时刻。
03
人生漫长,你我都走过长长短短的路,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倘若说人间最好的邂逅,是善良遇见善良,我相信你一定会认同。
还记得不久前,我曾经写过两个为救一车陌生人,而错过高考的夺刀少年吗?
柳艳兵和易政勇与歹徒殊死搏斗,终于抢下他手里的菜刀,终止了一场惨剧。
代价却是他们自己被砍成重伤,躺在重症病床,搭进了未来。
左:柳艳兵被血染红的白T恤
右:躺在病床上的易政勇
两个男孩家庭条件都很差,加上这次恶性事件带来的冲击,所有人都陷入了谷底。
好在还有许多公益组织和活动为他们筹集了奖励和助学金,让他们能够安心治疗,参加32天后的补考。
尘埃落定,易政勇成功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柳艳兵则考入了南昌大学。两个家庭的遗憾,终得圆满。
但这个动人的故事,还在续写。
柳艳兵每到大学放暑假,听闻有支教活动,就立马报名。他在乡村接送孩子上下学,照看留守儿童。
“我得到了社会的帮助,所以也想尽微薄之力,去帮助一些我能帮助的人。”
易政勇毕业工作后,见公司有驻村扶贫工作,第一个主动请缨。
从2019年起,他就在村庄里当起了扶贫干部。带着全村人随手捡垃圾,给家里条件差的孩子补课,还帮残疾贫困户开店致富。
这个27岁的男人,分明还是7年前的那个少年:
“曾经的我一腔热血,现在的我将继续饱含热情,循着初心前进。”
所以你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他人的命运带来了何种不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