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丛蔓
重要如北京,繁华如上海,发展如深圳,悠久如西安。9月24日——25日,“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河南区域的最后一站——郑州。在这里邂逅千年中原文化,感受新时代的“郑州速度”。
在郑州的老城区,湮没着一座中国古老的都邑,3600年前,中国奴隶制王朝——商朝在这里建立了都城。作为我国著名的古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遗址。
据郑州管城区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的商城文化已经逐步渗入郑州的城市角落,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进入了市民的生活之中。城市的建筑风格表现出对商城文化的吸收,例如火车站西广场的墙体装饰青铜器纹饰、郑州东站外观造型以青铜器形为原型、城市地铁站中的装修风格;管城区东大街道路上装饰的青铜器纹饰的石墩及文字雏形、蕴涵商城文化的道路标识牌。
老城区是保留着最多城市记忆的地方,一砖一瓦都显示出了郑州的文化底蕴。“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郑州,和第一次来相比,我感觉郑州在发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商都遗址公园,我对即将建成的商都博物院有着很大的兴趣。”中青在线记者李帛尧说。
如果说商城遗址代表的是郑州的过去,那郑东新区则代表了郑州的未来。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200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在郑州东部老机场附近的鱼塘洼地,规划150平方公里新区,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郑州。
郑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千玺广场,被郑州人亲切的称之为“大玉米”。据讲解员介绍,千玺广场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它以现代材料和手法再现古塔密檐效果,设计方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千玺广场是集古代文化和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超高层建筑,采用了绿色、节能、可循环的建筑设计,较多新工艺在中原地区首次采用。
郑东新区以国际化眼光布局,以“有生命的城市”为规划理念。10多年来,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方案一一得到实现。
其中,地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内,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金融岛是郑东新区建设的点睛之笔,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与南侧郑东新区CBD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形金融总部区域,被誉为河南的“陆家嘴”。
郑州,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却又海纳百川。如今,这座龙头高昂、辐射引领的中心城市矗立在中原大地上,一座流光溢彩、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绽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