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的潮绣和广州的广绣总称粤绣。它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共称为“中国四大名绣”,2006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它是中国四大名绣中粵绣的重要派系,有着鲜明的潮州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位潮州的朋友给我说过,潮绣是很多人来到潮州都会亲眼看,亲手体验一次的行程。起初我对这句话还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也是因为后面几天在潮州游玩的时候无意看到了潮绣,被那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吸引到了,最后专程找到了潮州刺绣文化研学基地,因为这里有一位潮州刺绣传承人:郭春珍。
当我们来到潮州刺绣文化研学基地时,正好遇见她在工作,一根针,一根线,在外行人的眼中看似简单,但在她的手中轻盈地飞舞,上提下拉,行云流水。在我的印象里,凡是是能将一件事从头做到尾,那一定是真爱,郭春珍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郭春珍受到了家人的熏陶,自小她对潮绣就有了非常浓厚的感情,后来有机会得到过很多刺绣艺人的指导和帮助,最后她搜集了整理潮绣针法的技法,加上她对潮绣有独特的见解和自学能力,如今她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潮州刺绣工艺美术师,潮州抽纱技艺非遗传承人。
潮州刺绣文化研学基地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主要是郭春珍工作和研学活动的地方,如果想欣赏郭老师的佳品,那一定要到二楼走走。来到二楼你一定会“眼花缭乱”,因为这里收藏了很多代表潮州潮绣最高水准的作品。《梅兰竹菊》是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在2017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别以为那些刺绣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工艺,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艺,相关的配料也非常的重要,在二楼的最里面我就看到了很多装在罐子中的一些配料。
潮绣讲究构图均称,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不过现在的潮州也开始注入了新的想法,有动物,有人物,这些新的元素让潮绣有了更丰富的画面。
据说在乾隆年间,当时在潮州的绣庄就达到了20多家,而且当时国外也非常青睐中国的潮绣,特别是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很多人买回去都会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用来装饰。其实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不论是从整体的色彩配比,还是作品想表达的思想来说,相当的完美。
现在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和潮绣爱好者来到潮州刺绣文化研学基地学习,潮绣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广,很多外地人会专程来到这里购买。听郭老师介绍,这里的潮绣作品从几千到几十万的不等,虽然有得卖的价格比较高,但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抽纱的工艺更加复杂,实属不易。
整个展馆中我最喜欢这幅金龙绣,栩栩如生,更加不可思议的这幅作品居然是双面绣的。郭春珍老师说这幅作品花费了她近一年的时间,作品问世时,有人出价到了10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