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正文

农村新的发展方向公布,预计2035年达成,文明乡村要来了(2020年全国文明乡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1 20:56:18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200    评论:0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农,很高兴给大家带来关于乡村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国首部乡村文化蓝皮书的内容,就是未来乡村的新常态,希望大家喜欢。 乡村的发展一直以来就是党和国家,以及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此,国家还制订了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

大家好,我是小农,很高兴给大家带来关于乡村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国首部乡村文化蓝皮书的内容,就是未来乡村的新常态,希望大家喜欢。

乡村的发展一直以来就是党和国家,以及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为此,国家还制订了乡村振兴战略,致力打造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等方面发展的新模式。

如今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和人民也都在积极配合战略的实施。为了更好地迎合乡村振兴战略,中国首部乡村文化蓝皮书正式发布,一起来看看吧。

蓝皮书是什么

蓝皮书其实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综合研究报告,也可以说是学术论点,可以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今年年初,乡村振兴蓝皮书的发布就很好地表明了未来乡村振兴的要求和方向。而昨日社科院发布的乡村文化蓝皮书,可以说是表明了未来乡村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方向,让人们可以看到未来乡村的新常态。

PS:蓝皮书有别于白皮书,白皮书可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报告,可以说是官方公告。

乡村文化蓝皮书

作为我国第一部乡村文化蓝皮书,已于昨日发布,里面的知识涵盖量非常丰富和值得人们借鉴。据悉,文化蓝皮书研究了乡村文明的数千年历史,最终探索出了中国未来乡村文明的新形态。(摘取一二如下)

1、人口多元

未来乡村文明的新常态将是“人口多元化”。

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让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变,农村自主就业的机会变大;而且农村的公共设施变完善,道路变通畅,医疗教育等条件也逐渐与城市接轨。除此之外,多中心、多层次、多节点的格局让人口开始流动。农村不再是单一的世居群体,而是将变为多元群体,几乎跟城市人口形态无差异。

2、乡村和城市可以自由选择

城镇化并不是取消乡村或者建设的跟城市一样,而是要保留其“乡村性”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尤其是外部自然环境的保留,如河流、鸟鸣、原野。因为乡村的吸引力在于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这也就成了未来乡村文明新形态建构的前提。

以此来建立的乡村文明,可以唤起人们对“家园”的渴望,也可以对城市文明有明显的“治疗”意义。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乡村和城市自由选择。

3、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可以说是未来乡村文明形态的构建视点之一。它是以“村庄”为落脚点,以县域为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化”的转变。

城乡融合,其实就是十七大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主要包含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市场、社会管理六大方面的一体化。

当然,乡村文化蓝皮书涉及到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未来文明建设的。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文明的新形态。据悉,乡村文明建设将纳入我国2035年“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当中来。也就意味着2035年以后,乡村文明建设有望达成。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乡村文化蓝皮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农村发展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68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